IT时报 -V3 数字上海-
3数字上海
  • ·流浪的“喵星人”,在街头有了家

流浪的“喵星人”,在街头有了家

用数字技术守护哈啰街猫打造流浪猫管理新模式

  

IT时报记者潘少颖图东方IC
  在上海的大多数小区里,流浪猫似乎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存在,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这群“毛孩子”或许生来就没有主人,或许曾经也有过温暖的家。流浪猫在社区里,能有一口吃的纯粹依赖于爱猫人士的投喂,当然也会遭到防不胜防的暴力捕捉。
  依赖于爱猫人士的投喂就能解决流浪猫的生存困境吗?当流浪猫的数量超过一座城市能容纳的底线时,就会引发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的问题。
  一座城市最多能容纳多少只流浪猫?如果不加管制,又会有多少只?数据显示,一对成年猫及其后代在7年内,能产崽42万只,繁殖力惊人。目前,上海的流浪猫数量已经达40万只。如何有效控制流浪猫的数量,成为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
  被突然窜出的流浪猫惊吓甚至抓伤咬伤、被发情的流浪猫叫声吵到无法入睡……改善人与流浪猫和谐共处关系,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方式进行“望闻问切”。
  在国际数字之都的上海,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一种创新方案在不少小区里实施,既能实现对流浪猫的投喂,也可以避免人和猫的直接接触,既保持连接又相对独立,或许这是人和流浪猫之间最好的距离。
云投喂、隔屏撸,高科技照顾流浪猫
  在直播间里,一只黄黑白花纹相间的流浪猫正在一个绿色的、四面镂空的猫屋中认真地“干饭”,另外一只灰色流浪猫正在“眼馋”地排队,等待“翻桌”。而这两只流浪猫不知道的是,在屏幕前,一群爱猫人士在看它们的“吃播”,一边看一边还刷着评论:“猫咪别跑,多吃点”“修宝宝今天来吃过了吗”“大橘猫吃得嘎嘎香”……
  这样的一幕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街猫App中,而由哈啰街猫打造的猫屋也成了流浪猫在小区中的“固定用餐点”。
  街猫App负责人赵征宇告诉《IT时报》记者,在猫屋里有出食口,“流浪猫守护人”只要在“街猫”App上进行云投喂,猫屋中的出食口就会自动投出相应分量的猫粮,吸引周边的“毛孩子”“闻粮而来”。
  在街猫App上,打开定位之后,就可以看到离自己最近的猫屋中的实时情况,并且从不同角度看到流浪猫的进食过程,也可以在线进行投喂,实现“云养猫”。
  在每一个猫屋中,装有三个摄像头,可以全方位监控流浪猫的动向,只要有猫进入,街猫App便会发出提示。更有意思的是,摄像头可以实现“猫脸识别”,“摄像头会从流浪猫的头部、尾部、背部等全方位记录,可以实现一猫一档,方便社区管理者对区域内的流浪猫进行统一管理。”赵征宇说。
  “小老虎:喜爱发呆、活泼、聪明、喜欢外出”“小警长:高贵冷艳忧郁小王子,忠实,灵巧机敏,英勇大胆”“小跟班:精力充沛好动,固执,跟风猫”……在闵行区华漕镇西郊九韵城小区,公告栏里很有意思的“喵星人档案”吸引着居民的目光,既有“喵星人”头像,还有它们的性格归纳。
  目前,猫屋已经进驻了上海、杭州、广州等13个城市,在上海,就有五六千个小区引入了猫屋。“我们有线下运维人员关注猫屋的运行情况,上海有三四十个运维人员,定期为猫屋进行充电,确保运行正常。”赵征宇告诉《IT时报》记者,随着猫屋数量的不断增加,运维成本也在逐步下降。
缓解无序投喂和无序繁殖
  社区里的流浪猫,是不少社区管理者共同面对的难题,居民对于流浪猫的态度也并不一致。“有的居民害怕动物,会抱怨热心的喂养者,觉得就是因为有喂养者,流浪猫才会越来越多;有的居民觉得流浪猫影响休息,尤其是发情期;但流浪猫喂养者觉得猫也是生命,不应该无视,应该尊重动物的权益。”一位社区管理者向《IT时报》记者表示,管好流浪猫很不容易,要平衡动物权益与社区环境,会碰到不少问题,比如天热时猫粮变质,既不有利于流浪猫的身体,也影响社区环境;流浪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仅靠民间自发的绝育,无法持续。
  《IT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区内流浪猫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序投喂和无序繁衍。“大多数小区会把猫屋放置在相对隐蔽的位置,既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也让‘流浪猫守护者’通过手机实时关注流浪猫和猫粮的情况,避免猫粮过剩或者没有猫粮的情况,可以初步缓解无序投喂的情况。”赵征宇说。
  “吃得越好,生得越快”的确是流浪猫的现实问题,在赵征宇看来,只有当流浪猫的绝育达到一定比例,才能杜绝过度繁衍。而过往“粗暴”的抓捕方式,让爱猫人士易被抓伤,流浪猫也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到健康。
  在无序繁衍这个问题上,猫屋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设备加装,辅以“猫脸识别”,让流浪猫在较低的应激反应下实现绝育。此外,街猫也和宠物医院合作,提供绝育支持。截至2023年12月,街猫为超过12000只流浪猫进行了绝育手术。
  智能监测所在区域的流浪猫动向,建立流浪猫档案,进行统一摸排管理,选择合理的处置方式(绝育或领养),最终实现定点投喂、定期处理、长期管理的常态化智能运营,使流浪猫与社区居民逐步步入稳定和谐的相处状态。
  同样是九韵城小区,居委会在获得多数居民认可的情况下,引入了智能猫屋设备,社区、居民、智能猫屋的品牌方以及社区周围的宠物医院联合起来,共同为小区里面的流浪猫做绝育手术。经过半年多的试点,小区里的流浪猫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小区居民关于流浪猫的争论少了,和猫咪相关的趣味话题多了。从引入第一台猫屋开始,社区没有再接到过一起因猫叫扰民和喂猫不当的投诉。
探索智能化加持的多元共治模式
  城市流浪猫的治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智能技术的加入,正在持续创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
  在2023年12月28日举行的“城市暖阳——数字技术守护城市流浪动物”主题座谈会上,一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基层社区干部、业界人士等围绕城市弃养宠物,特别是流浪猫的管理难题集思广益。
  大家聚焦的第一个话题,便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流浪动物守护事业。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赵晓光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定位和追踪流浪动物,不仅有助于迅速找到走失或迷路的动物,还可以为社区提供关于动物出没、活动习性模式等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预警和管理提供依据。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动物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如通过使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动物收容所的环境条件,确保动物生活在健康、舒适、安全的环境中。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人工智能软件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动物收容的需求,辅助管理者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认为,上海可以先行先试,从打造一个宠物友好的大城市,同时营造宠物经济友好的营商环境入手,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只有宠物经济蓬勃有序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到与之紧密相关的流浪动物治理领域中来。
  对于流浪猫的管理,上海正推广“TNR模式”,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着“捕捉”“绝育”“放归”的英文首字母。以绝育为例,一只流浪猫的绝育手术,少则五六百元,多则上千元,对流浪猫守护者来说,也是不小的费用。2023年10月1日起,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牵手“今日闵行”App,推出关爱流浪猫爱心一件事——免费基础绝育。在今日闵行App上,流浪猫守护者可以申请免费基础绝育套餐,带流浪猫到指定医院进行绝育手术。
  虽然“TNR模式”有效控制了流浪猫的数量增长幅度,但接受“TNR模式”救助的流浪猫在放归原本的社区后,每日的“食和居”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更需要有智能化加持的多元共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