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5 新闻产业-
5新闻产业
  • ·小米汽车SU7定价悬而未决
  • ·《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白皮书》发布解答AI 2.0时代新基建

小米汽车SU7定价悬而未决

证券机构预测今年二季度正式交付

  

IT时报记者毛宇图东方IC
  2023年岁末,小米集团创始人、CEO雷军带领首款小米汽车——SU7公开亮相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并未正式发布小米汽车及其价格。面对网友喊话:“9.9万元交个朋友”,雷军现场笑称:“这是不可能的,14.9万元也不用喊了,我们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由于部分性能尚在进一步测试中,小米汽车SU7正式发布仍需数月,此次则是小米汽车的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率先与米粉见面。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从手机行业到汽车行业的重大跨越,更是打造“人车家全生态”完整闭环的关键跨越。“小米决定十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并通过15—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雷军说道。
  中信证券则预测,小米SU7在2024年3月会正式发布,于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交付,全年销量预计在6~8万台。
五大核心技术撑起SU7“底座”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而汽车工业全栈技术的大融合,更是汽车工业新百年进化的必由之路。
  在工业硬科技领域,小米自研和生产的超级电机HyperEngine V8s转速达到27200rpm。而预研的下一代小米超级电机,创新激光缠绕转子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突破35000rpm。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实现了目前CTB电池全球最高的77.8%电池集成效率,容量最高可达150度。官方数据显示,理论CLTC续航里程高达1200km+。为了从源头保证电池性能和品质,小米甚至还自建了电池包工厂。
  此外,小米自研了“9100t超级大压铸集群”和自研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成为全球唯二、国内唯一同时自研大压铸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雷军在现场以自己身高181cm为参考,亲身对比了这台超大压铸机,并称“从自研材料、设备集群系统,到成品铸件,小米完成了大压铸产业链里几乎所有环节的全栈自研。”
  在智能软科技领域,基于小米澎湃OS,小米智能座舱实现了底层重构、为车进化,打造先进的智能移动空间;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行业首发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
媲美保时捷、特斯拉?
  “我们要造的不是一款平庸的车,而是媲美保时捷、Tesla的梦想之车。”发布会上,雷军分享了小米汽车的目标:媲美保时捷和Tesla,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做“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
  这场技术发布会透露出小米全部的造车理念:科技×生态。SU7也被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立足高性能、生态科技、移动智能空间体验。
  官方数据显示,凭借自研超级电机HyperEngine、CTB一体化电池技术,以及脱胎于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的车身结构等一系列硬核科技创新,小米SU7 Max整车的零百加速直接飙到2.78秒,一脚踏入“2秒超跑俱乐部”,最高车速也达到265km/h,两项成绩均超过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当下,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智能移动领域的突破重点,小米汽车不甘落后,其自适应变焦BEV技术能够像人眼一样变焦,根据不同场景自适应调用不同的感知算法。其感知网格最小可达0.05m,最大可至0.2m,识别范围从5cm延伸至250m,泊车场景更加精准,城区场景看得更宽,高速场景看得更远。
  智能座舱作为小米汽车“人车家全生态”最后一环,正式将汽车转变为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的关键载体。基于小米澎湃OS,小米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视觉交互体系,实现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共享生态。
  此次技术发布会,雷军全程超3小时的演讲,足以看出其对小米汽车注入的心血和期待。雷军说,小米汽车是小米的重大跨越,是从手机、AIoT到汽车的跨越,是长期投入、深耕底层核心技术的跨越,是小米现代工业智能制造能力成年礼式的跨越,更是“人车家全生态”完整闭环的关键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