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7 特别报道-
7特别报道
  • ·可控核聚变:掌握“太阳”的力量
  • ·上接01版

可控核聚变:掌握“太阳”的力量

  

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年耗电量或达到85至134太瓦时,可比肩瑞典或荷兰全国年用电量,占全球用电量的约0.5%。这是荷兰科学家亚历克斯·德弗里斯通过模型得出的预测,警醒世人关注AI繁荣背后的能源挑战。人工智能领域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显著,源于AI算力背后的高能耗特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技界和能源界正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可控核聚变技术因巨大的能源潜力和清洁性而备受瞩目,有望为AI行业提供稳定、清洁、高效的能源支持。
可控核聚变或是优质赛道
  近日,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公开表示,AI领域未来将面临能源消耗危机。他透露,当前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惊人,普遍介于50兆瓦—150兆瓦之间,且需求持续飙升,未来很可能触及数百乃至上千兆瓦。扎克伯格预警称,尽管硬件障碍解除将促进企业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投资,但能源供应短缺将成为制约该行业扩张的新瓶颈。
  “谷歌搜索一次的耗电高达100瓦,ChatGPT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字。”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吕天文告诉《IT时报》记者,当下,电力消耗成为AI发展的潜在瓶颈,探索新的能源解决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在当前的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并存,“风能、光伏以及储能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可控核聚变或许会是一条优质赛道,甚至会比上述几个方向更加有前景。”吕天文认为,可控核聚变将为AI带来更充足的能源潜力。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或将分化为两大方向:一是采用低能耗的模拟计算,适用于如家庭上网、服务机器人等非精密操作;二是维持高精度的数字化计算,满足科研、工业等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或将根本消除能源危机
  太阳也能人造?可控核聚变技术被视为未来或将改写能源版图的关键,能安全、持续地模拟太阳能源,以其巨大能量产出、丰富燃料来源、少量辐射废料及高级别安全特性,被誉为理想能源,有望引领未来能源革命。但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之前,电力依然是主要能源,且当前算力市场已显现出优胜劣汰趋势。
  算力产业链包含基础设施、算力主体和算力应用三大环节,硬件是能耗的主要承担者,软件则负责高效调度资源。近半年来,受企业成本压力和应用不足等原因,国内不少中小型算力企业选择转型或退出AI赛道,国内算力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发展的垂直赛道,如医疗、自动驾驶等,此类垂直赛道对于电力损耗相较于大模型更少。
  当前各国AI赛道不尽相同,相比美国聚焦AI大模型,中国的人工智能更多聚焦于工业、商业及生命科学等具有实质贡献的领域,“并非是单纯追求娱乐化的应用。”一名业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尽管中美在AI大模型领域仍存在差距,“但国内AI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不输国外,转型不意味着消失,且今年的算力耗电量是有一定的增长。”
  “可控核聚变或将在未来20年~30年内实现商业化,为AI算力的供应带来根本性转变。”吕天文表示,目前市场上仍依赖电能或借助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储能中心储电。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对AI算力的增长具有更强承载能力。“当下AI应用的急速拓展、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的高速扩张确实导致部分电力被浪费,可控核聚变提供的是几乎无限且清洁的能源,未来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瓶颈。”
加码绿色算力整合闲散算力资源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高达2700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3%,预估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3400亿度至3600亿度,2025年或达4000亿度—4400亿度。算力竞赛背后,实为电力与芯片的双重较量,凸显国家能源与技术实力的双重考验。
  此背景下,绿色算力概念应运而生,涵盖了从能源获取到算力应用的全链条优化,涉及可再生能源整合、高效硬件、智能调度乃至余热回收等多个维度。绿色算力的实现,不仅是寻找替代能源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旨在重塑能源与算力关系的系统性变革。
  除了发展潜力更大的可控核聚变,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成为AI电力供应的新选择,但其稳定性仍需技术突破和策略优化来保障。“光、风二者本身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很难持续、稳定地为算力供电,并不是解决算力能源的最优解。”吕天文指出,部分数据中心的能效提升和余热回收利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电能的余热回收利用可应用至普通低能耗的模拟计算,例如家庭上网等,以便实现能源使用的最大化效益。”
  另外,如何充分整合、有效利用社会上的闲散算力资源,也是绿色算力的关键一环。通过深度挖掘并整合闲置计算资源,可大幅降低部分县市级数据中心的能耗与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响应国家对于数据中心PUE指标的严格要求。
  “一些县市级的算力中心多数存在投入大利润低等问题,需要有效借助闲置算力降低成本。”共绩科技COO王鹏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全社会非数据中心算力存量大,处在动态的闲置状态,甚至部分大型城市的网吧算力规模在上百PFLOPS量级,与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同量级。“若能将当地网吧、企业等广泛存在的闲置算力有效聚合,可以推动地方算力中心达到理想的PUE值1.0的目标。”
  “部分地方算力中心没有对算力技术及有效分配进行深层次学习。”一位从事算力整合的业内人士坦言,不少地方算力中心的本地需求并不多,更多是为外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因为地方性算力中心相较于北上广深的算力中心收费更低,对于中小企业更有经济适用性。”
  中国正在加速构建一个低碳、高效、可持续的AI算力生态系统,加强管理人员的系统化学习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探索多元能源利用等仍是解决高能耗问题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能源转型,国内AI电力消耗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缓解,不仅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球能源革命与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