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8 我们的20年-
8我们的20年
  • ·编者按
  • ·记住那个夏天
  •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 ·我在时报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章蔚玮
  前两天,我在B站重温了一遍经典美剧《NEWS ROOM》。有个片段是,一位想要从新媒体编辑转型做记者的年轻人主动申报了一个选题:采访阿富汗战争。经过不懈努力,他在美国纽约的编辑室内远程找到了一位在阿富汗当地的朋友接受他们的直播连线。直到直播开始前,他都非常忐忑,不断和对方确认,生怕有突发状况,导致这次难得的采访无法完成,很幸运,他最后成功了。
  这种被幸运眷顾的感觉,把我拉回在《IT时报》的时光,相似的场景,略有不同的是,一个发生在阿富汗,一个发生在叙利亚;一个是视频直播连线,一个是语音电话连线;一个是美国的时政新闻媒体,一个是上海的科技新闻媒体,相同的是都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战地采访的满足和欣喜。
  这种及时兑现的成就感,大概是我想要成为记者的最初动力吧。刚毕业的时候,也有不少职业机会,最终,我还是选择进入媒体,成为一名记者,一干就是十多年,中间不少同行陆续转行。十年履历放在企业,或许会成就一个不错的职位,但,也会错过很多有趣的风景,比如开篇提到的战地采访经历。
  如果用另外一种方法解读“有趣”,我觉得可以是“不设限探索带来的惊喜感。”
  记得有一次,在湖南参加一场农产品对接会。不少同行发了通稿,轻轻松松完成任务。虽然这么做很简单,但也很无趣。我发现现场有不少农业创业者,如果能认真和他们聊一聊,可能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故事。比如,有人用无人机种橙,深入陡峭山林,代替部分人工作业,提高橙子产量,成本也下降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即便在城市,无人机都还是稀缺玩意儿;有人在村里搭建一个内部局域网,让村民共享高速宽带生活,把买卖交易搬上网,加快偏远村落的发展节奏;还有人集资在家乡实验众筹,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都能开花结果。我把这些真实且有血有肉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被央视记者看到,她找到了这些创业者,把他们的故事搬到了更大的媒体平台,让这些创业者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成就别人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己,自然是美好的事,但这个行业并不只有这些。在看似精彩的故事背后,可能是流量的陷阱;主动爆料的人背后真实意图需要更多推敲和斟酌;自以为合理的故事情节,是否被预设了立场的片面和狭隘。在流量和真相之间,需要更多思考进行平衡,在一个个等待被报道故事的背后往往蕴藏无限复杂的人性……这是这个职业给入行的人设下的挑战,光鲜的背后可能是一个个沉重的问号。在经历了所有这些问题之后,我,始终没有更好的答案。
  现在,我认为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从“无畏”到“敬畏”的过程,从一往无前追求流量和影响力,到体会到背后带来的是捧与杀相并行的威慑力。一篇有分量的报道,足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
  如果现在问我做记者最幸运的是什么?那我可能会说,我见过最美的风景,也经历过现实的风雨,足以让我在离开这个行业之后,依然对记者怀揣一颗敬畏之心。
  最后,用“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