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0 时报独家-
10时报独家
  • ·从互联网路过,“油腻”的中年人也有春天
  • ·不限流量套餐更便宜

从互联网路过,“油腻”的中年人也有春天

马路上华为、OV、天翼实体店鳞次栉比。

微信支付、支付宝、花呗……各种互联网金融工具,都已进入街头小店。

  

记者:郝俊慧 家乡:山西省祁县
  我的家乡——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个湮没在历史中的千年古城,相传早在远古时期,这里水丰草茂,是中华九大沼泽地之一—“昭馀祁”,《周礼·职方》中曾记载,“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山;正北曰并州,其泽薮曰昭馀祁”,其中,并州即今天的山西省会太原。这片沼泽地历经沧海桑田,逐渐水干地平,形成太原盆地,而祁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
  祁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春秋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便以地为名,改姬姓为祁,初唐四杰中的王勃、盛唐时的王维、温庭钧均是“太原祁人”。近三百年中,祁县最为人知的人物是乔致庸——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家的掌舵人,而他只是兴盛时期晋商的一个代表人物,事实上,祁县、平遥、太谷是当时晋商的主要集中地,全国闻名的晋商票号、茶庄大多集中于此。
  以商起家的祁县,曾经一度萧条。记得几年前的返乡记中,我曾讲述过小城整体商业受到电商冲击、传统商人招租困难的故事,今年再次回家时却发现,尽管网购已成为常态,县城里的店铺却开得更多了,只是售卖的商品不再是从前那些没有品牌的低档货,专卖店变得普遍,小城似乎悄然完成了品牌升级;手机店铺鳞次栉比,OPPO、vivo、华为……不少“小伙伴”出门带两部手机;微商、直播、外卖、网购电影票、手机支付……大城市有的互联网生活,小城里已经全部同步。
  每年,相聚总是回家最重要的动力。以往聚会时,总觉得从大城市回来自己跟得上时代节奏,玩的是当下流行的潮品,而未走出家门的同学,似乎总落后那么一点点。但今年,听故事两眼发光的变成我,在“日渐油腻”的中年人身上,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更有趣。
爱上直播的女同学
  大年初五,和几位初中女同学聚会,菜都上齐了,同学刘慧(化名)戴着耳机,一直低头在看手机。“喂,同学难得聚一次,别看手机了。”一名女同学催道。“再等几分钟,这场直播就结束了,我现在是榜一,不好退出。”刘慧抬头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句。
  几分钟后,她放下手机。“你在看直播?还刷钱?”我好奇地问道。“是啊,今天还好,刷了不到一千,就是榜一了。”在一个平均月收入二三千元的县城里,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刘慧最喜欢的主播是一对二人转夫妻,自从一年多前偶然打开快手关注他俩之后,她便成为这对夫妻的忠实粉丝,给主播“送礼物”大概花了几万元,“现在我们关
  系很好,今天这个主播其实是他们的朋友,我帮她捧个场。”
  一入江湖深似海,从单纯的粉丝变成主播朋友后,刘慧算真正进入了“直播江湖”,她这才发现,这块虚拟空间俨然已形成一个小社会,流量主播们各自为阵,却又互通有无,新主播想上位,一定要“拜码头”,请大咖“甩粉丝”给自己,但能否让一掷千金的土豪“大哥”留下,还得看有没有真材实料。“东北二人转演员很多都不跑场子了,做直播没那么辛苦,收入还很高。”刘慧关注的这对主播,儿子和儿媳同样是二人转演员,现在也都在做直播。
  饭桌上,刘慧与直播的故事成为最好的“佐餐小菜”,她亲身参与或观战的几场主播大战,简直称得上惊心动魄:为了给自己的主播上榜打call,“大哥”在凌晨十二点前的最后一分钟秒榜,1314元一组的1314啤酒,连刷100组;一位新入江湖的“大哥”想要出名,在各个大主播的“房间”里抢榜一,一次投入就是几十万元……
  “大哥是为了刷存在感,我是单纯觉得主播有才艺,愿意为他们买单。”最后,刘慧如是总结自己的“直播瘾”。
被大数据戴上的“假发”
  在家过年,主题就是吃吃吃,聚聚聚。
  另一场与高中同学的聚会,同样发生在大年初五,但话题却从直播转到了头发。“你头发怎么长出来了?”每个见到王冰(化名)的同学,都惊诧于他的一头“秀发”,要知道,这位同学少年老成,三十岁出头时,因为脱发严重,便索性常年以光头造型示人,今年,他“有了”头发,而且还不少。“假的吗?”一位同学上手拽了拽,纹丝不动,“难道是真的?用了什么神丹妙药?”
  炫耀过后,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王冰告诉大家,是从某猫上买的补发片,与一般假发相比,它可以整张黏贴在头皮上,所以显得很自然。“发现这个神器,完全归功于某宝的大数据。”每年冬天,王冰都会买一顶帽子给自己的“光头”御寒,但今年当他搜索帽子时,突然发现某猫在给他推荐这种补发片,从未听说过这种产品的他觉得性价比还不错,便买来试试,效果还算蛮理想。仔细想想,为什么电商平台会给他推荐这类商品,估计是根据他的年龄、性别以及原本想购买的商品——帽子分析判断,这个年龄的中年男人头发可能稀疏,有此需求。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接地气的大数据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