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章蔚玮
近日,微信官方宣布,在线小程序达到100万个,由此诞生超过150万开发者和5000个第三方开发平台。按照每日4次打开频率及54%下拉菜单主动式进入,都显示小程序已基本完成“用户教育”阶段,接下来小程序将寻求商业变现。
小程序将新增品牌搜索功能
小程序此次功能升级,针对张小龙提出的小程序“即用即走”模式进行了调整,不仅开放了小程序品牌搜索功能,同时也提出信息触达功能。这些功能的升级是为小程序的商业化深度转型提供基础技术框架。
目前,小程序发展最迅猛的两大领域分别是电商和游戏。根据这两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微信特别对小程序进行了功能调整。根据微信官方介绍,接下来,小程序的运用场景将发生变化,通过新增“任务栏我的小程序”“品牌、品类搜索”“App打开小程序”“平板电脑适配”等功能,其中“任务栏”功能中,用户将可以收纳和管理刚需高频的小程序。而在品牌搜索的功能中,用户将可以通过搜索具体品牌名,直达商家展示区。对此,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小程序的发展速度超预期,面对海量的小程序,如何让用户更精准使用,这是微信团队在思考的。
过去小程序即用即走的模式,在商户与用户间很难形成长期关联。在升级版中,将打通小程序用户向公众号迁移,一次订阅多次触达的功能目前正在内测中。可以想象的场景是,在餐厅通过小程序扫码完成点餐后,直接关注店铺的公众号,由公众号继续后续的服务。同时,未来在不同聊天群内,也可实现信息订阅,并设置“未读消息”提示,帮助信息触达。
新功能推动新零售流量变现
此次,微信还为零售行业特别提供了小程序解决方案。通过小程序与公众号、会员、卡包、微信支付等能力的结合,让零售商家实现快速招募会员、推动线上流量转化、顾客自助“扫码购”、一体化联动运营等,从体验升级、数据沉淀帮助零售商家门店完成数字化升级转型。“可以通过小程序来积累他们自己的数字化用户财产。”据微信官方介绍,目前在新零售领域,小程序在帮助商户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打通库存与销售柜台间的数据信息发挥作用。过去零售商的用户信息分散在不同平台,无法统一成一个ID。通过小程序,可以集成App、小程序以及不同平台之间的会员信息,打造一体化会员体系,提供更完善的会员服务。此外,线上线下发展过程中,不少零售商都面临库存很难统一规划的数据管理难题。通过自建小程序与自建后台的融合,让不同销售渠道的库存实现统一管理,实时加减。
除后台管理外,前端销售小程序也将进一步发力。针对新零售场景下如何通过小程序推动销售,微信提供“长按图片识别”,在不同促销商品图片中放置小程序码,长按图片就能直接抵达新鲜商品销售入口,目前,在试点中,长按图片识别进入比例达到50%。此外,小程序还将进一步与社交打通,在线下门店放置店长二维码,扫码就能与店长形成社交群连接,推动导购效率。
小程序简化开发流程
针对开发者,小程序提供了更多新的插件,比如向电商类小程序开放视频插件,用多元方式展示商品。微信官方表示,针对开发插件的升级目标就是简化开发者资质需求,降低门槛和开发成本。原本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上传需要得到网站视频许可证,他们就此提供腾讯视频插件。
目前小程序插件已可提供包括微信登录、支付、全页面等能力,今后,视频、导航、预订、会员卡等服务插件将陆续上线,帮助商家丰富小程序服务,“微信团队将更关注小程序生态中服务商的成长,加强服务商与用户的联系,让小程序背后的服务商更容易被用户发现。”微信官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