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7 特刊-
7特刊
  • ·第一代电化教学:课堂翻天覆地变化的开始
  • ·第一代网络直播课:让大山里的孩子拥有改变命运的勇气

第一代电化教学:课堂翻天覆地变化的开始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语教学幻灯片

  

时间: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坐标:中部某省县级高中
  当第一届电大生张阿姨逐渐体会到命运改变带来的“甜头”时,二十世纪90年代初,60后的正宗本科生张原,开始了“为人师表”的生涯。
  1994年,中部某省一个县城高中里,高三语文老师张原和班上的同学正忙碌着,教室里前排的同学向后挪动座位,两个男生踩在椅子上,正往黑板上方的挂钩上挂幕布,讲桌旁另外放了一张课桌,两个男生正抬着一个“大家伙”往上放,“那两个窗子也要挂黑窗帘。”张原指挥另外两个同学。
  一切安顿好后,张原小心翼翼地将机器打开,放一张片子上去,调整角度、明暗、远近……摆摆弄弄。“好了!好了!能看清了。”后排的同学叫了起来,与此同时,叮铃铃,上课铃响了。
  在张原记忆中,幻灯机仪进入课堂,大抵就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由于手头拮据,学校决定,高三优先。对于彩色电视还不太普及的县城而言,幻灯机可是个新鲜玩意。除了上课前要折腾一番外,上课时,只能即用即开,不用时立刻关机,电教老师说了,里面的灯泡是进口的,很贵,不能太热,于是机器旁边永远站一位学生做“贴身侍卫”,随时根据老师的指令开机关机。
  比这个更麻烦的是幻灯片的制作。那时胶片属于稀奇的东西,每个老师也只能领到两三张,点心盒、烟盒的外包塑料纸,都是替补品。为了往上面写字,老师们也是费尽心思。有复印机的学校,直接用复印机印到胶片上,没有复印机的就用财务记账用的蓝印纸,一段时间,也是洛阳纸贵。
  写字时,胶片在下,蓝印纸居中,上面再覆上一张白纸,既是为了看清内容字迹,也是避免手上沾染蓝印的痕迹。投影的字迹要比平时书写大一些,而且老师要不断尝试调整,才能慢慢适应。具体大小也要根据内容决定。那时,书法较好的教师很吃香,为了开公开课,许多教师不得不向人家求点“墨宝”。
  当时教师上公开课,或对外展示,必定要用到幻灯机,而且做幻灯片也颇费心思,有的学科甚至要用到彩色胶片,美其名曰:电化教学。很多学校以此炫耀于世,感觉很高大上。但和后来的多媒体课件相比,那时的幻灯片学生只能看看,无非是些内容提要、题目图示、表格梳理等等,人机之间,鲜有互动,更别说教学与实物、网络、讨论的互动了。
  事情虽繁,不过在这一番折腾之中,对于设备与人,人与学习,张原似乎感觉平添了许多经历与滋味,他渐渐意识到,教学的话语方式要简洁、教学流程要顺畅、对学生的训练目标要简明;他渐渐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课堂不再是老样子,它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渐渐地,学生也意识到,看幻灯片不再是简单的记笔记,抄笔记,而是要开始思考为何如此?如此快捷的内容呈现之后,该如何应对。一个简单的课件,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此后不久,因为教学成绩优秀,张原被“挖角”到江苏无锡的一所高中。如今,随着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幻灯片的教学方式早已被淘汰,多媒体已经是教室的标配,无论海南还是青海的课堂里,教师熟练地操作多媒体授课,已经像吃饭用筷子一样习以为常。
  “往事越千年”,如今,当轻松地打开一个PPT,当利用网络和社交软件与教师沟通,当作为一个教研员与新教师进行培训的交流与沟通时,张原深深感谢这个时代,从幻灯片到多媒体,再到人机互动、智能化、创客空间,课堂与教学手段的进步,标志着教育与社会正一步一个台阶地提升,从简陋到丰富,从单调到多样,从被动到主动,从适应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