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特刊-
3特刊
  • ·无标题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重生的“独孤九剑”

  

代表侠客:风清扬
  《笑傲江湖》中的第一高手无疑是风清扬,年轻时,在剑宗、气宗之争中落败,一隐60年,直至思过崖上遇到令狐冲,独孤九剑才在江湖中大放异彩。这是一个与人工智能再不能相像的故事。诞生于1956年的人工智能(AI),几经起落,却沉寂数十年,直至二十一世纪第二个10年才又“重生”,这次,AI找到了它的继承者,而他们,将影响整个人类的未来。
  得益于智能音箱,今年是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年。
  调研公司Canalys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到今年年底,智能音箱的保有量将达到1亿部,这意味着几千万家庭,都在与人工智能对话。不过,当你与小度、小雅、小爱各种智能语言助手聊天时,总感觉人工智能还差一点“味道”:听不懂复杂表达,辨别不了英文,不能进行多轮对话,有时候还常常答非所问。但无论如何,今年智能音箱基本完成了市场普及的第一步。
语音识别:机器人“李鬼”骗过李逵
  今年9月闹出的一出笑话是,科大讯飞实时翻译“翻车”,直接采纳了同声传译的成果。那么2018年,国际上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NLP)相关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时间线,可以拉回到今年5月,谷歌I/O大会的最后一天。
  谷歌现场演绎了用自家语音助手Duplex给一家真实理发店打电话的过程,Duplex用模拟真人的声音预约,竟然成功欺骗了电话接线者,当理发店给出两个预约时间时,Duplex还讨价还价地问有没有更早的时间,接线者丝毫没有察觉给她打电话的是AI。
  这一项成果展示让所有人感到兴奋,Duplex在多轮对话中表现出的理解能力、合成语音自然程度,是当下NLP最高水平的体现,微软也暗暗地表示,自家技术也能达到Duplex的水准。
  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历程大概会出现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以及成熟期。由于美国先发优势非常明显,NLP已经走到最后的成熟期。相比之下,中国AI相关企业任重而道远。今年,小米的AI开发者大会上,小米负责人兴奋地表示,他们的产品不仅可以识别4岁小孩子的声音,而且马上就能实现多轮对话,这将进一步推进语音识别的市场化。
视觉识别:千万级镜头一键生成
  无人便利店热潮褪去后,今年似乎很难注意到计算机视觉有什么新动向,实际上,今年科技公司领头羊均有成果产出,还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比如BigGAN可以自动生成现实图片,家里的宠物、动物园的孔雀,喷泉公园等等,虽然是128x128分辨率的图片,却足够让辨别不出真假的专家们沸腾了。英伟达的野心更大,今年8月,它和MIT的研究团队已经造出“马良的神笔”——通过AI自动生成超逼真高清视频。不仅是单纯的人脸,复杂的街景可以通过AI造,甚至它只需要一幅动态简单勾勒景物轮廓的语义分割图,就可以自动生成街景中的道路、车辆、建筑、绿植,获得和真实世界几乎一模一样的视频。
  换句话说,只要把你心中的场景勾勒出来,无需实拍,电影级的视频就可以自动P出来,我想这项技术,最兴奋的是电影公司,类似《速度与激情》等每个镜头千万美元在燃烧的电影,AI能够一键生成。
  工具和框架方面,最大的明星依旧是谷歌的能够自主编写机器学习代码AutoML。这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拥有了Au
toML,小白们不再需要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了解模型基本概念,也能借这项服务轻松搭建定制化的图像识别模型。但是谷歌的AutoML收费太贵,每小时收费20美元。
  不过,原本圈内唯一的选择,今年却有一名后起之秀挑战“老大”,AutoKeras的开源Python包为昂贵的AutoML提供了免费替代品。
中国企业:90%“裸泳者”留在沙滩上
  对标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中国的AI相关企业陷入了冰火两重天,优秀的头部企业在快马加鞭追赶国际水准,没有落地应用场景技术的公司,则面临生存困境。
  无人驾驶领域,记者粗略统计一下,中国玩家40位以上,近1/4的公司提出在2018年将自家商业计划落地,但是雷声大雨点小,2018年的“余额”只剩几天,大部分企业面露难色。需要夸奖的是头部企业百度,去年吹出来量产的“牛”,今年7月落地了,百度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不过100辆的规模以及封闭园区内行驶的限定条件,总是留有遗憾。
  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中国这一年AI芯片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收购中天微再注资5亿后,阿里巴巴兑现了去年宣布将设计与改造芯片架构的承诺,也宣布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一款卷积神经网络芯片Ali-NPU,将与阿里云结合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领域。
  当然这一领域的佼佼者非寒武纪莫属,今年5月,寒武纪科技发布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及相应的板卡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商业公司。但是它的最大客户,同时也在AI芯片领域有野心的华为,今年和寒武纪的关系直接从热恋到“分手”。10月的华为2018全连接大会上,华为宣布推出昇腾910、昇腾310两款AI芯片,采用和寒武纪科技同样的云+端策略,新的芯片采取华为完全自主的“达芬奇”AI架构。
  面对分手,寒武纪只能笑着回应,华为不自研才奇怪呢。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小AI企业相对静默很多。资本寒冬的到来,没有波及优秀的AI独角兽企业,寒武纪、商汤科技、地平线融资消息轮番上头条,但更多的中小AI企业却面临寒冬来临的生存问题。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AI公司出现亏损,大量企业将会面临倒闭危机。从内人士将这次寒冬视为行业回归理性的阵痛:“人工智能热潮过后,裸泳者将留在沙滩上。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将在这一波吹尽狂沙的过程中存活下来。”
  (戚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