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5 掌中乾坤-
15掌中乾坤
  • ·“印象笔记”也有思维导图功能了!
  • ·“神探夏洛克”

“神探夏洛克”

是怎样炼成的?

  

多年前,英剧《神探夏洛克》风靡之时,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卷福”把小助理茉莉气哭的一口毒舌,凭借胡渣、膝盖、衣领、婚戒等细节就能把人看穿的一双慧眼,还有他下令清场将所有人赶出房间时那股理直气壮的神气,原因只有一个:“我要进入我的‘思维宫殿’(Mind Palace)了。”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将人的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力紧紧地串联起来,让你的思维火花能够在关键时刻一触即发,那这个秘密一定藏在堪比“神夏”的思维导图里。IT时报记者■李蕴坤
MindLine:
让思维长成一棵大树
  没有繁琐的操作和复杂的界面,“MindLine”秉承的极简设计风对于开启一场思维导图初体验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在一片空白的主界面里,你首先看到的只有附着下划线的输入框,同时末端还附着一个加号。这个输入框就是一级主题的所在,即整幅思维导图的大标题。确认了主题后,点击加号就会迅速生成一道分支,作为思维导图的二级主题。二级主题的末端也会伴随着相同的加号,方便用户继续衍生出更深的分支。这些分支不似大标题那样具有唯一性,因此层级图的网络能越铺越大。
  随着思维导图的逐级推进,你可以在每一级分支里添加与上一级主题有关的内容,用这样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细节囊括进来。从左往右看,整幅图就好比一棵树干上渐渐长出了繁复的枝丫,生出了茂密的树叶。借助树状的思维导图,再复杂的事件也能被拆解成一幅条理清晰的大纲,便于人们反思和梳理。“MindLine”之所以对初学者足够友好,不只是因为一键生成“下一步”的极简风,其中还有色彩学方面的功劳。每生成一个新的二级主题,系统就会换一种颜色的连接线,而且所选的颜色都非常鲜亮,玫红、浅紫、草绿、天蓝等。如果添加的主题太多,产生的颜色如万花筒一样的视觉冲击让你感到不适,那就长按输入框直到弹出选项设置,在里面找到“颜色”,就能对连接线的颜色做出修改了。
  如此一来,你还能通过颜色将思维导图划分成不同的片区,更加直观地梳理自己的思绪。在反思的过程中,假使你想对任何一条细节做出调整,只要调出上述的选项设置,点击“移动”“复制”“删除”等按钮,就可以迅速调整各个字段的位置,以便及时纠正逻辑上的偏差。
  另外,“标记”也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利用勾号、叉号、星号、感叹号、修订等特殊符号,即使在庞大的树状结构中也能一眼锁定关键字。日久天长,说不定脑筋真的会变活络呢。
XMind:
花样模板展开头脑风暴
  钟情刑侦剧的人们想必很熟悉刑警们用来涂涂抹抹的那块小黑板,上面总是贴满了各种嫌疑人和犯罪现场的照片,彼此之间交织着复杂的关系网络,每一个细节都刺激着他们的推理神经。
  回到思维导图身上,虽然“MindLine”是个不错的上手工具,但是“简单至上”的操作手法可能只适合偶尔记录灵感,和“严谨”比起来还有一段差距。如果你真的想让学习或工作效率翻上十倍的话,那就得试试技高一筹的“XMind”。
  “XMind”与“MindLine”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它不是“零基础”,点开“XMind”,包括了结构图、逻辑图、树形图、鱼骨图、时间轴、表格等各种类型在内的近30种花样模板任你挑选。画出了有针对性的脑图后,接下来就能有的放矢地建立记忆链接,展开头脑风暴了。
  以鱼骨图为例,这种类型的思维导图非常适用于给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脑图的模板就是一幅鱼骨头的形状,并且为每个部位应该输入的内容都给出了提示。撇开装饰性的鱼尾不谈,模板在鱼头的部位标明了Problem(问题),鱼身的上半部分指的是People(人员)和Materials(材料),下半部分则标注了Method(方法)。
  完成了基础的链接后,应该进一步地对每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否则越庞大的思维导图只会越发令人眼花缭乱。“XMind”下方的一排图形按钮就是一种“精细化”的佐证:带加号的横线符号可以衍生出隶属于该主题的子集,折线符号则代表新产生了一个平级主题,弧形符号可将两个主题绑定并在连接线上写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大括号提供了“小标题”的作用,便于把关联性强的部分圈在一起作总结,使思维导图看起来更井井有条。
  照着“XMind”的模板画完一幅思维缜密的脑图后,你会不会感觉自己的手机屏幕和刑侦剧里的小黑板重叠在一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