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特别报道-
3特别报道
  • ·流浪20天,我换了一份新工作
  • ·梦中,常常被焦虑惊醒

梦中,常常被焦虑惊醒

  

口述方露(无人机之家创始人)记者徐晓倩
  2014年,我加入到百万创业者大军中,虽然没有做出过业内知名的成绩,但也绝对不是同行中的菜鸟。这6年来,我经历过创业者遇到过的一切窘迫,合伙人退出、资金流紧缺等,但是长达3个月的业务停摆是我不曾设想过的。
  我创立的无人机之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武汉江夏区的光电子工业园,距离风暴中心的华南海鲜市场40公里。年初整座城市都处于松懈状态,实际上,我一度认为这一次只是普通的流感病毒。
  改变我认知的,是1月20日的一次“大冒险”,由于要给女儿办出生证明,我跑了医院一趟,在医院的走廊里,所有与我擦肩而过的护士、医生都戴着口罩,他们的眼神中隐约流露出的紧张感让我初步确认了疫情的严重性。半个多月后,回想起在医院里的“惊险1小时”,说得夸张点可以称得上是“死里逃生”。
  回到老家孝感后,我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来,先是武汉封城,再是小区限制出入。每天晚上,惊醒我的除了女儿的啼哭声还有挥之不去的焦虑感,员工工资怎么办?厂房的设备怎么办?即将交付的订单怎么办?
  忙起来可能是解决不安感的唯一途径,如果按兵不动,现金流还能支撑半年。我乐观地想,情况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这段时间,全国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并不旺盛,很多大型工厂同样没有复工。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员工家庭中不存在确诊病例,他们也可以更加安心地在家工作。
  正月初七,市场部门最先启动了远程办公,没有设立强制打卡、会议流程,我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挖掘客户需求,寻找意向客户;二维持现有客户关系。渠道运营部的工作任务依然是更新无人机之家门户网站上的信息。另外,公司的生产、服务、培训、研发部门很难远程开展,就当给员工们放个长假,为复工后的忙碌攒足精神。
  如果这套“自救”逻辑成效,等到正式开工之后,维系多日的用户需求会迎来爆发。只有需求产生的效益超过了停工期间的损失,公司才能算是真正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