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时报要闻-
V1 时报要闻 下载阅读 下一版
1时报要闻
  • ·健客网“口罩疑云”
  • ·窥真相

被创始人实名举报“卖假口罩”?

健客网“口罩疑云”

时报调查:口罩货不对板 部分供货厂家资质存疑 市场监督局已立案调查

  

IT时报记者孙妍
“买的是医用口罩,收到的却是三无口罩。”“显示签收却没收到口罩,平台不退款。”“454.8元买了12只口罩,却只收到6只,退款不予处理。”
  一场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成了硬通货,也牵出了医药行业的众生相,制假贩假、哄抬物价。
  据《IT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近8500条与购买口罩相关的投诉案例,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护目镜、防护服、双黄连等疫情相关的防护用品、药品的投诉案例。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公布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688起。
  在这688起案件中,仅被查扣的假冒伪劣口罩就高达3100余万只,可想而知,有多少假口罩流向了市场。
  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更是充斥着关于口罩的投诉案例,被投诉的不乏阿里健康、健客网、1药网、叮当快药、好药师等知名医药电商。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莫过于一起关于健客网的投诉,其创始人实名举报健客网非法高价销售“假口罩”。健客网官网信息显示,这是广东首家(B2C)互联网药品合法经营企业。《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健客网销售的部分口罩厂商资质存疑,而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则表示,已依法对当事人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行为进行立案,该案正在调查处理中。
创始人实名举报
  一封实名举报信,竟出自自家创始人,直指医药电商知名企业健客网以十倍价格非法销售三无假口罩。
  在这封名为《十倍价格非法销售三无口罩坑害社会实名举报》的举报信中,举报人苏展为健客网创始人,其举报“公司小股东谢方敏利用公司App和Jianke.com平台,以高于市场十倍的价格销售三无假口罩。目前,已经接到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受害群众的投诉。”谢方敏为健客网CEO。
  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苏展提出两点质疑:一是健客网以高于市场价十倍销售口罩,且存在处方药和口罩捆绑销售的现象;二是消费者质疑健客网销售三无口罩,购买的医用外科口罩被“调包”为一次性无纺布口罩。
  健客网则发声明称,“疫情发生前后,销售口罩价格系严格按照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进行,从未借疫情哄抬物价。网友所投诉的口罩产品,均系在2020年1月19日前上架,且上架后价格从未提高;我司售卖口罩均有齐全合规资质,因受当前疫情影响,为加大产量,部分口罩生产厂家采用简版包装,如对口罩生产厂家信息有疑问,我司愿意配合提供一切有关采购、发货凭证及厂家资质证明。”
  3月11日,苏展为大股东、谢方敏为法人代表的广东云医惠药医药有限公司诉苏展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一案在广州互联网法院立案。
“三无口罩”迷局
  不论这场“举报门”背后是否存在内部纷争,但在疫情特殊期,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否受损才是关键。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IT时报》记者查到30多条对健客网的投诉,主要集中于问题口罩、问题药品、不发货、不退款等。
  消费者尤女士怀疑自己在健客网买到了三无口罩。1月21日,尤女士在健客网花70元购买了50个医用外科口罩,但收到的口罩却没有外包装,查不到品牌、编号、型号等具体信息,仅有一张出库单显示,该口罩厂家为广州市仕骤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我怀着孕,所以在疫情期间特别注意防护,当收到的口罩没有任何信息时,相当气愤、较真。”尤女士通过百度、天眼查等工具都查不到这家口罩工厂,而客服回复她,因为口罩是拆开零卖所以没有信息,但可以出具检查报告。然而,尤女士告诉《IT时报》记者,至今没有收到检查报告,“不敢用这个口罩,也不敢再在健客网买口罩、药品。”
  尤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微博等平台上,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健客网下单购买时显示的医用外科口罩,收到的却疑似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连订单信息也从“医用外科口罩”被改成“医用一次性蓝色无纺布口罩”。
  关于此事,健客网也在声明中提到,针对个别网友提及不存在“广州市仕骤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情况,“经内部调查,该口罩产品生产厂家系‘广州市仕璟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公司资质齐全,产品也符合质检要求。对此,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派员前往广州市仕璟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询问,情况属实。”
  企查查显示,广州市仕璟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确实取得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但其认证的业务范围是,一次性医用无纺布(非灭菌)口罩的生产和销售(出口至欧美、泰国),海绵口罩的生产和销售(出口至韩国)等。
  《IT时报》记者致电广州市仕璟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健客网通过中间人找到仕璟诚买口罩,公司表示有库存,但口罩主要出口海外,国内外适用标准不同。中间人表示,口罩是供给企业,而非个人。在确认收到健客网20000元款项后,仕璟诚向健客网提供了9000多只原定出口韩国超市的库存口罩,一盒50个,“20000元中有部分返佣给了中间人,回水比较高,并不全是工厂收的货款。”
  第二天,中间人表示第一批口罩已经卖完了,又问工厂要货,但当时仕璟诚已被政府征用,无法再供货给其他企业。
  仕璟诚相关负责人也确认,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实已前往工厂询问调查。
口罩厂家资质存疑
  从投诉信息看,更多消费者质疑健客网所售口罩有质量和价格虚高问题。
  消费者Tommy向《IT时报》记者反映,其在健客网上购买的日本Kowa三次元口罩外包装和口罩本身非常粗糙,与他在苏宁易购上购入的同品牌口罩对比,健客网上的Kowa口罩底部缺少了厂商logo字母。他怀疑是假货,遂提起退货退款,但健客网至今未处理。
  质疑价格虚高的消费者表示,花费454.8元在健客网购买了6袋两只装(共计12只)的PM2.5口罩,但到货后发现只有6袋一只装的口罩,相当于每只售价为80.8元。
  基于消费者投诉健客网销售口罩的质量问题,《IT时报》记者一一查询了健客网所销售的KN95、N95口罩厂家,其中,广州市创卫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东莞市港益康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均未查到生产口罩相关的资质证书,而且创卫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商标“全度”显示状态是商标无效、等待审查。
  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IT时报》发来调查情况说明显示,春节及2月1日,已两次派出执法人员前往被投诉人现场核查,暂未发现健客网有“哄抬物价”的行为。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