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4 新闻产业-
4新闻产业
  • ·爆仓、跑路,你手里“纸螃蟹”有点悬!
  • ·无标题

无标题

  讲故事,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初创企业吸引投资的伎俩。但是,上海不相信故事,只信奉实干和速度。
上海速度体现在哪里?
  从拨号上网的9.6K到“三千兆”,快了10万多倍,上海金融重镇浦东只花了30年。
  从千兆第一城到双千兆第一城,上海只花了一年。
  今年,上海再次加速,5G建设“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截至7月底,上海市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5G室内小站超3.1万个,实现了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室外的5G网络连续覆盖。
  1993年,中国第一条海底国际光缆从上海登陆,从此中国“连接”上了世界。如今,上海速度已经成为世界速度。
  不曾想到,4G时代诞生了蚂蚁这样的金融科技巨无霸,那么5G时代是否能释放更多可能性?行业里有句话说,5G落地,先看产业互联网。这意味着,互联网下半场是由虚向实的科技革命。
  上海有实业的基础,但不论是撬动实业的技术创新,还是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从科创板1.0版本战略新兴板的规划发布,到科创板的正式推出,只花了四年。
  2019年3月,科创板注册制正式开闸,投入大、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科技创业企业迎来最大利好,对后期烧钱的工业互联网来说,这也非常关键。同时,风投也有了退出渠道,打消了长期投资的顾虑。
  科创板的上市门槛比纳斯达克、港股更高。打个比喻,对创新型企业来说,纳斯达克和香港市场更像是孵化期的天使投资人,而科创板则像是加速期的VC,倾向于吸纳已过初创期、正在成长期的企业。
  截至7月21日,科创板市值超过千亿元的6家企业中,上海占了4家,分别是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和沪硅产业。
  上海不仅独占鳌头,还辐射长三角产业集群。科创板中势头最猛的要属G60科创走廊,九个城市共计受理科创板企业84家,已发行上市38家,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蚂蚁,实为大象,有望在科创板创下全球最大规模的IPO,这对科创板的意义重大。德勤预计,今年将有140-170家企业登录科创板,融资规模或超4000亿元,有望创A股IPO十年之最。
  科创板,无疑是上海科创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的推进器。
上海既想当纽约也想诞生硅谷
  航海贸易成就了伦敦,华尔街的资本成就了纽约,驱动上海成为下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的会是什么?科技将会是上海金融之路的第一驱动力。
  近日,英国权威智库发布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与纽约、伦敦一起,成国际金融中心前三甲。
  那么,下一个硅谷也会诞生在上海吗?
  上海向来都是务实派,战略说到做到的强力执行派。这些年,上海逐渐走出了自己科技之路,归纳为一大基础、两大中心和两大核心。
  5G等新基建是一大基础,科创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其两大中心,与两大中心对应的核心赛道是AI和金融科技。
  2015年,上海提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科创22条”中提出了“两步走”规划:2020年前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并在行政审批、企业税收、科创企业上市、人才落户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措施。“对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落户引进,”对人才落户政策的放宽,让上海创业聚集了一些江湖气息。“允许高校和科研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中科院计算机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认为,这个数字的突破实为难得,真正激活了产学研。
  要知道,华东地区超过一半的知名高校坐落在上海。事实上,这一政策确为之后AI企业落户上海奠定了基础,很多AI企业都脱身于实验室。“我见过的风投95%都在北京,落在上海,意味着拿着更少的投资,付出更多的人工成本。”正在摇摆中的费浙平,被“科创22条”展现的前景打消了犹豫。他最终决定将自己的3D视觉传感器初创企业落在了上海张江。
  第二年,上海“人才新政30条”再次降低了落户的门槛,筑巢引凤。张江员工可申请临港“半价房”,众创空间创业人才可直接落户,高校老师“变身”企业家,一个接一个的政策红利向费浙平们传来。
  至2019年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8.1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人,外来人口比例高达40%。另有数据显示,国内前十个金融行业净流入人才量最多的是上海和北京。由此可见,金融、科技及其符合人才首选工作地为上海。
  这组数据足以佐证上海生态和政策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今年,上海落户政策再次向四所沪上985高校应届毕业生开放。
  今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第一个既定目标达成之时,搭好大框架,也是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之时。
  上海能否诞生下一个硅谷,人是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