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1 特刊-
11特刊
  • ·党龄77年,比父亲入党时还小一岁
  • ·“李白在我家工作近两年”
  • ·和“裘妈妈”十年忘年交
  • ·讲好爷爷的革命故事

党龄77年,比父亲入党时还小一岁

  

受访者:秦维秀
  (秦鸿钧烈士女儿)
  斑驳的土墙上,钉着两张红色的铁牌——“建国前老党员”“共产党员户”,往左,是一份2021年的挂历和几张印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日历画。“共产党好啊!习总书记好啊!”92岁的秦维秀端坐在沙发上,因为耳朵略有些背,听别人讲话时,她总是要微微侧身,声音却依然洪亮。
  88年前,父亲秦鸿钧因为被叛徒出卖,被迫离开家乡山东省沂水县世和庄(现属沂南县),最后牺牲在黎明前的上海。尽管父亲的面容在4岁孩子记忆中早已模糊,但革命的火种却跨越时空,继续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传递。
  1944年,秦维秀15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入党年龄甚至比父亲当年还小一岁。“那时候太难了,没有粮食,我经常到坡上挖野菜,党组织就让我借机给地下党工作者送饭。”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地区是敌占区,我党的地下工作者白天隐蔽在村外的一个地窖里,秦维秀到达时,吹三声口哨,他们便出来把饭接进去。
  除了送饭,少时的秦维秀,还和同样是党员的母亲李洪兰一起,为八路军做军衣、纳军鞋、烙煎饼,“高粱要用石磨碾得细细的,做成煎饼后送到前线,让战士们吃饱肚子多杀敌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山区人民正是这样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支援革命,而年轻的秦维秀也和八百里沂蒙的百万人民一起,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秦维秀出嫁至山东省沂南县刘家汪村,后担任村里党支部委员兼妇女主任。白天带着妇女们整修农田,修水渠、水库,晚上组织扫盲班,请小学教师教她们学文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秦维秀第一次知道父亲牺牲,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了。1951年春天,坐了一天一夜汽车后,她抵达上海,第一次见到父亲的照片,第一次为父亲扫墓,第一次将这个儒雅的男子和自己脑海中想象了无数次的父亲重叠了起来。“父亲和你想象中一样吗?”“一样,一样。”70年过去了,秦维秀依然有一丝激动。
  秦维秀的大儿子刘春平也是这时第一次“见”到外公,只是当时他还在母亲腹中,如今,他是一名46年党龄的老党员。
  秦维秀有5个孩子,三男二女,其中两人是党员。刘春平1975年入党,当时只有24岁,也是同龄人中较早入党的优秀年轻人。退休前曾经是一名政治老师的他,每年清明带学生到当地烈士陵园扫墓时,总会讲起外公的故事,只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受刑的情节,让他每次谈及都会哽咽。“做事公公道道,为人清清白白”是刘春平理解的革命烈士精神传承,几十年来,他经常用这两句话教育学生和孩子。如今,两个孩子都是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表现都很优秀,这让他十分欣慰。
  记者采访结束前,刘春平拿出一张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签发的捐款收据,“秦维秀同志自愿捐款计人民币100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致感谢。”这是一名老党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矢志不渝的爱。 记者郝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