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新闻产业-
3新闻产业
  • ·点开红包,等着你的是实惠还是坑?
  • ·ROHM开发出内置SiC二极管的IGBT有助降低车载和工业设备功耗

点开红包,等着你的是实惠还是坑?

红包营销无处不在,专家:“套路红包”是数字经济生态发展的隐患

  

IT时报见习记者范昕茹
  近日,工信部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整治App开屏弹窗骚扰。
  《IT时报》记者在实际体验中发现,在各大App中,除了开屏弹窗,各式各样的红包搭载着五花八门的广告,又让人体验了一把被红包支配的恐惧。
  从逢年过节的“特产”,到互联网营销的惯常方式,红包出现在我们互联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时,你也许不知道,你点开的这个红包,是优惠,还是坑。
无处不在的红包营销
  家住上海市普陀区的高女士和朋友吃饭,付钱的时候扫了扫桌上的付款码。付款页面正中显示,系统送了一个50块钱的红包。高女士迫不及待地点开后发现,原来需要先办理信用卡才能领。她只好放弃。对于这样的情况,她已经见怪不怪。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时不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红包诱惑用户点开。
  记者打开某外卖App,“抽中超级吃货卡礼包”的弹窗就直直地怼到了手机屏幕上。尽管还什么都没做,记者已经收获了3个满减红包。2分钟后,App又出现通知栏,提醒记者,有一张满58减5元的红包还没用。
  仅在App首页,记者就发现多处红包标识,一处“天天领现金”,一处抽12元红包,还有一处是会员专享的礼包……和开屏直接领的红包相比,拿下这几处红包得花点力气。
  早在几年前,红包还没这么泛滥。很多互联网原住民还记得过年过节在各大平台抢红包的盛况。那时候,红包是节日特供,为节日增添点喜庆。商家给的红包实惠,用户们参与得也真情实感。
  这几年,过年的红包热似乎逐渐冷却。但红包和类红包的优惠信息却无孔不入,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车,红包;叫外卖,红包;买电影票,红包;吃饭买单,红包;借充电宝,红包;骑共享单车,红包……没完没了。
  日常生活被红包淹没,有时候你不要也不行——直接放你账户,怼你手机屏幕,短信提醒,弹窗提醒,通知栏提醒,总之可着劲要你去点红包。似乎商家们都抢着要给用户发福利,顿时让人感觉“薅羊毛”不香了。
  刚刚停好共享单车的小鹏看了眼手机上弹出来的红包,若无其事地退出了App。他说:“都是没用的营销信息。”
操作5分钟红包1毛2
  想实实在在拿到一个红包到底有多难?
  在某外卖App边栏,显示有一个现金红包。记者点开红包,预想中的现金红包并没有到手,反而跳转到App自带的小游戏“合成领现金”。根据页面上信息,用户需要合成30级的公仔才能领取红包,而红包的数额也不确定,在6~66元之间。
  为了计算领取红包所花费的时间,记者尝试在页面中合成公仔。因为是新用户,系统自动赠送了金币。通过购买按钮,可以购买公仔,用以合成更高等级的公仔。当记者升到第9级的时候,系统显示,金币不足,不能继续购买公仔。这时,记者不得不通过完成系统提供的各项任务来获取更多的金币。
  在这个过程中,页面又跳转到了“暖心午餐”的活动页。而想要获取金币,则需要向活动页开启计步数权限,用以获取每日步数。经历了5分钟的反复点击操作后,在各页面中多次跳转的记者终于达到了10级,领取了第一笔现金红包0.12元。
“红包陷阱”将用户带“坑”里
  如果说此类红包浪费和索取的只是用户的时间和个人信息,有些红包却可能把用户带到“坑”里。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中,记者联系到一位蒋先生。他告诉记者,上个月他去西安出差,在当地使用了某小众品牌的共享单车。在付款页面,因为没有找到直接付款的方式,他误将充值付款上方的红包入口当作直接付款页面,结果出现了要求他填写个人信息的页面。“我也是第一次用这个App,”蒋先生说,“以为付款就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结果,刚提交个人信息,没有任何付款附加操作,蒋先生就收到了一条短信,告知他已成功投保某品牌保险。
  此时,蒋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收到短信后,他点开了短信中提供的条款链接,查看条款后发现,保险并不是真的免费,仅前2个月免费,如果不取消,将在第3个月开始自动扣费。
  另据《上观新闻》体验式报道,某品牌共享单车App中也有红包陷阱。在骑行结束后,界面上蹦出3个红包,软件提示他可以抽取“骑行福利”,但实际点开红包,却跳转至“20000重疾医疗险”的领取页面,所谓的“骑行福利”其实是某平台销售的保险产品。类似的套路,在网约车平台、充电宝租借平台都曾出现。
  这样的红包套路是否存在违规?对此,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判断红包营销是否违规的标准还是要看结果,也就是看领红包的人是否能够领到红包,“如果能领的话就不能算违规,因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拥有选择权,消费者可以选择不注册信用卡,不开通消费信贷服务等”。
  但无论是要求用户办信用卡、开通消费信贷服务还是买保险,平台和商家都具有明确告知的义务。赵占领补充,如果后续还要向用户发送一些营销信息,应当在“发红包”的时候明确告知用户,经过用户同意,否则属于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没有在收集环节充分告知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具体用途和使用方式。
红包已成变相广告
  在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咨询师张毅看来,和前几年真金白银的红包相比,如今互联网平台上的红包本质已经变成一种广告,而越来越缺乏诚意的红包背后实际上也显现出广告行业的风向变化。“原来App上的广告总体上都是品牌投的。”张毅介绍:“但现在,很多品牌都开始转向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方式投放广告。”
  张毅告诉记者,随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兴起,品牌方在广告投放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原先一些平台的广告位有了空缺。迫使平台在广告收益和用户体验之间做选择。结果很明显,不少平台最终选择牺牲一部分的用户体验来换取高额的广告收益。
  张毅还指出,大多数平台的运营部门在考核中注重用户驻留时间和其他相关的一些运维指标,这意味着,用户在App里停留越久,运营人员奖金就越高。导致许多红包需要用户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才能获得。
  尽管如此,在他看来,平台方一味把红包当噱头,以此吸引用户的行为不仅缺乏创意,也是对自身平台和产品不负责任的做法:“这种行为说明,平台方本身并没有对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进行研究,他们没有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体验去考虑问题,所以也不愿意在营销方式上投入更多的创意。”
  通过对红包等营销方式的追踪检测,张毅还发现,从网民反馈的情况来看,用户(对红包)基本上都是负面情绪。消费者和用户其实对这种行为没有好感。这种负面情绪也不仅反映在一些平台上的红包领取情况,从春节红包领取情况来看,红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这种行为挺让人不安的。”张毅表示,红包等过度营销的方式正在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对数字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潜在隐患,对品牌或平台的口碑形成恶性循环。
  赵占领也透露,虽然互联网红包泛滥也许并不违反相关法律和规定,但我国一直在互联网平台对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上加码法律约束。尤其是在个人定位信息、个人通讯录信息等敏感信息的使用上,需要用户单独授权同意,而不只是在用户协议里面一揽子勾选,这也防止了红包营销对这些个人隐私信息的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