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特刊-
3特刊
  • ·口之厄
  • ·视眈眈
  • ·无标题

视眈眈

  

数据安全“红线”已至
  原意:意思是像老虎盯着猎物一样,伺机攫取,形容关注者不放松、不懈怠地关注着被关注的事物。虎年新解:2021年,数据安全领域大事不断,《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相继出台。不难看出,数据安全已经上升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在2022年,数据安全仍是红线,这是不可改变的。
  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一直被隐私泄露的风险所包裹,防不胜防,令人心忧。好在,现在已经有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
  2021年监管部门对App审查的力度不断加大,通报下架的App数量高达数百款,“下架”成为数据安全年度热词。
  对于App运营者来说,数据能为他们带来直接的流量和收益,但隐患是,一旦数据没有保护好,不仅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可能带来危害。这不是危言耸听,此前在土耳其便发生过5000万居民信息泄露事件:某黑客攻击土耳其存放国民身份信息的信息库,并将信息泄露到公网上,对土耳其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上,“数据安全”在委员代表们的提案议案中频频出现。“拒用人脸识别”的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谈剑锋在此次上海两会上提出“数据安全是上海打造数字之都的‘地基’”。在他看来,目前上海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尚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安全核心技术支撑不足、安全投入分配“重硬轻软”、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等。上海市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也对“数据安全”提出了制定数据安全审计、评估范围与标准的建议,“虽然目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形成了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三驾马车,共同构建起一个强大的法律体系。但是,第三方安全审计、评估机构的资质和准入要求不明确;安全审计、评估的范围与标准不明确;安全审计、评估报告的内容、使用方式和时效要求尚不明确。”赵柏基说,数据虽然可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但安全的缺失将反向制约数字经济的发展。
  城市数字化,让数据来刻画和描述物理世界的相关活动、行为和经济流转。两位政协委员的共同观点是,数据安全是支撑起一座数字化城市发展的屏障和根基。
  也可以说,数据安全是数字化城市的魂,但要打造好这个“魂”不容易,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需要解决数据确权、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难题。
  数据安全,或许这是此前并没有被企业意识到的安全准则,现在正成为“红线”,执法的显性化只会让这条红线越来越严,这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必不可少的。
  (潘少颖)
生龙活
新能源车继续“开挂”
  原意: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虎年新解: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改变了我国汽车产销连续3年下降的轨迹。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将会凸显。
  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是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大亮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国内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由此推动汽车产销结束连续3年下降趋势。其中,中国品牌国内销售占比达到76%,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对于2022年,行业人士普遍乐观预测,新能源汽车仍会一路狂奔。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550万辆,市场渗透率升至25%左右,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期提升至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2%左右。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和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因素密切相关,该政策于2014年推出并执行,后经过2017年、2020年两次延续,目前该政策将持续到2022年底。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我国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2022年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尽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完善积分管理要求,稳定市场预期。
  根据近阶段各汽车企业透露的消息,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新品上市的“大年”。在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势力品牌和豪华品牌,以及微型车、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不过目前市场中,部分热销在售新能源车型价格已经上涨了10%左右。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企上调产品价格,不仅与今年补贴退坡有关,还与电池上游原材料、电池涨价和芯片供应紧张带来的压力相关。
  在政策层面,2022年与往年的重要变化在于,补贴规模不设上限。这意味着,2022年的单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会减小,但补贴总量却会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实行的政策中,年销量1万辆以下的企业无法拿到补贴,此举就是为了淘汰规模小的边缘化企业。
  在2022年,当政策对市场走势影响逐步减弱的时候,靠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新能源车企业,到了该“断奶”的时候。除了短期的涨价和保价等措施外,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新能源汽车今年将会出现明显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