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9 新闻产业-
9新闻产业
  • ·全线裁员20%?滴滴“弃车保帅”
  • ·买单者越来越多

买单者越来越多

  

上接08版发现平台“云深制药”,百度在2020年9月成立生命科学平台“百图生科”,“今后几年,这种热度只增不减,最明显的趋势是,AI+生物医药企业间的人才争夺越来越厉害,薪资涨幅也屡创新高”。
  BOSS直聘显示,目前与AI制药相关的主要岗位为生物信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与AI制药专家,生物工程师主要负责药物研发与实验,平均月薪为2.5万元,AI制药专家则是要求候选人同时具备生物制药与机器算法的专业能力,学历与工作经历要求比生物工程师与算法工程师更高,平均月薪3.5万元。2020年底,字节跳动招聘生物信息工程师,月薪也开到了4万元左右。
  如果是顶尖人才,百万美元年薪也不鲜见。百度旗下的生命科学公司百图生科便开出100万美元的天价年薪招聘首席科学家。
  今年1月,上海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宣布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进多个靶点的AI医药研发。根据协议,英矽智能获得13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里程碑式付款,并分享QPCTL项目商业化的利润。这是国内迄今为止AI制药企业收到的最大额预付款。
  尽管合作金额与赛诺菲和Exscientia的协议相差甚远,但对于国内AI制药初创企业而言,这绝对是个好消息。前两年,尽管资本对AI制药热情高涨,但国内药企却并没有几家拿出真金白银来买单。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晶泰科技CEO马健此前接受雷锋网采访时回忆,2020年初,和药企谈合作时,他经常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AI制药是什么,AI怎么跟药物研发结合,但到了2021年,药企开始追问更多细节:技术差异点是什么?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目前药企和AI制药公司应该在试水阶段,早期研究到临床阶段的周期越来越短,药企对于AI的作用认知越来越清晰。”上述人士透露,尽管像复星医药和英矽智能这样的大单在国内还不多见,但愿意拿出部分研发方向给AI制药公司试水的药企越来越多,合作金额也在逐年上升。
  2021年2月,英矽智能曾对外宣布,仅用了18个月、投入260万美元,就研发出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新靶点。德睿智药则在今年1月17日宣布,用其自主研发的一体化AI新药发现平台Molecule Pro,在8个月时间内设计、验证了69个全新的小分子并获得了针对某B类G蛋白偶联受体(Class B GPCR)靶点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目前该自研管线已进入IND-Enabling Studies阶段。传统研发过程中,这个阶段至少5-8年,如今两家AI制药明星企业与国内药企往来密切。
  不过前方也并非一片坦途。尽管AI制药大大降低了药企的试错成本,但相较于相对成熟的Fast-Follow创新药,从头开始显然风险更大,药企究竟愿意为此拿出多少研发成本,市场前景并不明朗。
  此外,AI制药企业大多是初创公司,创始人在AI技术方面或某个细分领域或许是顶尖人才,可面临的挑战是,缺少数据。无论是医院还是药企的数据,如果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都不可能向这些初创公司开放。同时,随着大药企近几年自建AI团队,年轻的公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生物科技的“奇点”爆炸在即,AI制药的时代终将到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或许并不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