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6 新闻通信-
6新闻通信
  • ·大上海的烟火气,回来了!
  • ·爱立信中国总裁方迎:在中国市场要做好三件事

走访电信营业厅“橱窗里的商户”

大上海的烟火气,回来了!

  

IT时报记者王昕摄影费锋
  上海的阳光,在一扇又一扇电信营业厅的橱窗之间折射。
  在这些橱窗中,新上的橱窗海报“上海,即日营业”记录着魔都烟火气的回归。有豫园、老庙黄金、亨得利钟表、吴良材眼镜等老字号的顾客回巢,也有人民咖啡馆、一点点奶茶、Pushing Coffee等饮品店的人气依旧,还有旺喜楼&聚红尚、潮界、唐宝小苑、钳小柒、鸟炭居酒屋、苏小柳、渔小匠、左庭右院等餐饮品牌的美食就位……6月,在上海电信营业厅的橱窗海报中,人们还可以看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京世沙龙找Tony老师做头发,去魅KTV引吭高歌一曲,在华为体验店买一部最新款折叠手机,或是去aino健身工作室挥汗如雨,去读者书店找回曾经的恬淡时光……
  上海电信以遍布全市的营业厅为“热点”,用营业厅橱窗上的巨幅海报辐射和连接众多品牌,将温暖折射给身边的商户,向市民宣告千行百业的回归,而这些品牌也对城市和市民回报以温暖,期待着它们与客户的再一次相逢、拥抱。
“客流仅为平日的一半”
  九江路上的大生大楼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建筑,100多年来,阳光总是穿过瘦长型的窗户射进室内。而今天,这里的主人是读者·外滩旗舰店(简称“读者书店”),是已有近40年历史的《读者》杂志为上海读者打造的惬意天地。
  6月21日上午,《IT时报》记者来到读者书店,只见靠窗的座位又迎回了上海的读书人。读者书店店长徐海东告诉记者,读者书店是在6月4日重新开门迎客的,“一开始,过来的读者并不多,仅为此前平日客流的一半。”
  收银台前,摆放着“店内不可堂食”字样,徐海东说,无法“堂食”也对书店的经营带来不小的影响,过去,读者常常会点上一杯咖啡或奶茶,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如今虽然店内也正通过朗读、留言征集等线下体验活动聚拢人气,但恢复往日的人头攒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今后终于又可以常来了”
  “我们收到来自上海电信的创意时,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读者书店上海地区相关负责人张超说,读者书店非常愿意通过“上海,即日营业”这样的跨界创意活动与上海电信形成品牌互动,让更多人来到书店,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除了通过电信营业厅橱窗海报为读者书店引流,上海电信也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书店经营快速恢复正轨。
  上海电信外滩豫园支局客户经理章伟表示,为了携手抗击疫情,“我们为读者书店提供了数字哨兵、天翼云眼、商云通等与防疫相关的数字化应用,帮助书店通过数字化手段应对运营上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徐海东说,目前沪上书报亭已经鲜见,书店成了不少上海读者获取《读者》杂志的主要途径之一,曾有不少忠实粉丝打电话来询问,书店何时恢复营业,“如今有了数字哨兵,特别是一些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入书店,让我们有办法服务好这些老粉丝。”
  书店的人气正在逐渐恢复,胡小姐是在外滩附近工作的上班族,她说,自己每天上班都会从书店门口路过,现在终于有机会在自己最喜欢的沿街位置坐下,摊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虽然还差一杯咖啡,但过去的味道正在回来。”
向千行百业传递人气和信心
  走出读者书店,向着外滩方向一瞥,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陆家嘴标志建筑近在眼前。“我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徐海东说,“因为读书是城市烟火气的一部分,读书同时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家老字号书店与上海电信的缘分,而同样的缘分正在所有与上海电信跨界共创的商业品牌中酝酿。
  位于莘东路上的吴良材眼镜店,也是此次参与“上海,即日营业”跨界共创的品牌之一。店长许胡美表示:“上海电信从多角度减轻我们门店的运营压力,并配置了数字哨兵,方便顾客按照防疫要求进店选购商品。”“就像我们在电信营业厅橱窗海报上设计的广告语,现在上海已经‘云开雾散’。”许胡美说,“一切都是‘清清爽爽’的。”
  在泰兴路、在漕溪北路、在张杨路、在莘东路、在武宁南路、在翔殷路……上海电信营业厅橱窗上的海报,向上海千行百业传递着人气和信心,向市民传递着微笑和温度;而在人们不经意间,上海电信的数字化防疫手段也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万千商家,重新迎来一位又一位老的或新的客户。
  所有的一切都是上海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海电信正在唤醒的是,属于上海的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