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钱立富
受疫情影响,爱立信中国新任总裁方迎在国内媒体面前的首次亮相,从春天延迟到了夏天。
这位新掌门肩上的担子不轻。虽然5G在中国火热发展,5G网络投资这几年都处于高峰期,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去年爱立信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中国区业务也因此进行了调整。如何推动这家进入中国市场已130年的企业,在中国市场重新进入增长通道,在方迎看来,爱立信中国需要做好三件事,“我想我们在中国市场,逐渐会恢复增长。”
做好5G“连接”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213个5G商用网络,而爱立信已经在全球获得了174个5G网络项目,其中123个5G网络已经在55个国家部署商用。
在中国市场,5G同样是爱立信的第一要务,它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5G‘连接’,布局6G未来”。方迎认为,要从助力运营商“建好5G,管好5G,用好5G”三个维度,助力运营商打造“更高性能、更绿色、更加精彩的5G”。“建好5G”,就是要帮助运营商建设“5G精品网络”。方迎表示,爱立信将凭借自身全频段覆盖的网络构建技术能力,基于爱立信硅芯科技平台,融合算力、工艺、能耗与系统优势的无线产品助力运营商的5G网络基础建设。“管好5G”,爱立信将助力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与可靠的网络,并利用自身在AI与网络自动化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网络效率。“用好5G”方面,爱立信将通过与中国运营商合作,利用专网、网络切片等技术和工具,助力运营商用好这张网,并开拓行业市场。
对于6G,方迎表示,爱立信已经和中国的相关部门展开了前期合作。
赋能创新,培育生态
今年是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130周年,“我们还会继续扎根中国”,方迎说道。
“赋能创新,培育生态”是爱立信中国要做的第二件事。创新不能空喊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我们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过去5年,整个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150亿元。2021年趋势不变,研发投入同比增加两位数。”方迎表示。
在继续扎根中国、专注连接的同时,爱立信还会在生态建设与联合创新上贡献更多力量,并助力更多本地企业走向全球。
爱立信作为3GPP长期的贡献者与技术领导者,多年来保持着与中国通信产业伙伴在标准化上的紧密合作,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标准的完善与统一,“如果没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形成了两个或者三个标准,产业就会分裂和脱钩”,方迎说道。
爱立信还持续助力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全球,“我们在国内有数百家合作伙伴,他们的产品已经融入到我们整体的方案和产品中,带动他们进入到我们全球的供应链。”
走科技向善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爱立信的战略和文化基础。这也是爱立信在中国要做好的一件事,推动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向善之路。
5G网络在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5G网络的本身能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立信主要基于‘芯’技术推动硬件节能,并通过软硬件结合减少碳足迹”。爱立信中国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表示,平台与算力的发展是推进无线网络节能减碳的核心动力,爱立信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身专业优势,打造业界最领先的无线网络硬件平台——硅芯科技。
爱立信软硬件结合,充分发掘了5G无线网络节电的潜力。在硬件方面,爱立信持续推出更绿色的新一代射频硬件。例如,爱立信的FDD宽频、高功率、紧凑型RRU实现了25%的节电,同时也减重25%。爱立信TDD轻量化Massive MIMO AAU实现节电20%,重量低至12kg。软件节能方面,爱立信通过符号关断、深度休眠、智能开关设计等技术,能够让网络在低业务时段最高可实现97%的节电效果。
在全球范围内,爱立信践行节能减排已有诸多成功案例。而在中国,爱立信服务于三大运营商的4.1万个5G基站会根据站点的负荷状态,自动选择并执行最适合的节电功能,日节电超过12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