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4 特刊-
14特刊
  • ·“碳”,成最大指挥棒
  • ·量产,人工智能普惠时代来了

“碳”,成最大指挥棒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

  

2022年,我国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统筹部署,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已迈入新的时代。作为能耗大户和减碳主力,企业的发展逻辑也在双碳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施耐德电气就像其驰名百年的绿色商标一样,是全球最早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一,在全球和中国已有非常多的实践——施耐德电气在中国23家工厂中,已有14家实现“零碳工厂”。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就“双碳”政策的最近动向,展望了“双碳”政策为行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的深远影响。IT时报记者王昕
  IT时报:您是如何认识“双碳”工作的战略地位的?
  熊宜:“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企业应将低碳转型从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作为,抓住重塑核心竞争力的百年机遇。通过对“双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施耐德电气希望帮助企业梳理和研究国家重大政策的动态变化,分析行业动向,并提供策略支持。
  IT时报:从“双碳”目标提出以来,2022年,“双碳”具体政策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中,政策面会有怎样的变化?
  熊宜:我国“双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加快推动“双碳”实质落地。政策将呈现出三大变化。
  变化一:政策高度协同,“碳”成最大指挥棒。“十四五”时期,“双碳”系列政策更具“降碳目标,降碳措施,降碳路径,能源安全”的四方面协同;
  变化二:结合实际动态完善,充分发挥约束激励机制作用。“双碳”目标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固定的刚性指标要有一定政策腾挪空间;
  变化三:打造“双碳”标准体系,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标准体系护航,2022年3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成立,力争制定有能力输出到国际上的标准体系。
  IT时报:未来一段时间内,哪些行业的“双碳”市场值得关注?
  熊宜:双碳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低碳转型都关系着整体目标的实现,每个行业的减排潜力都不容小觑。但是,若想要加快推进减碳,首先还是得关注高碳排放的行业,例如电力、建筑、钢铁、数据中心等行业。
  在电力行业,中国新能源发展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将成为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重点,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支撑。
  在建筑行业,多项政策文件中都强调了建筑的绿色节能发展,其减排既要以技术手段赋能,又要以管理手段规划。例如,施耐德电气为太古地产位于多个城市的近200万平方米综合项目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每年预计可节约10%~20%的能源成本。
  钢铁行业是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随着工信部等部委的指导政策逐步落地,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正在稳步推进。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近年来行业快速发展,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同时,相关政策对数据中心的能效要求也正不断趋严。因此,数据中心需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保障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符合碳排放标准。例如,施耐德电气依托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小米集团建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数据中心,使其机房的PUE(电能利用效率)值低至1.31。
  IT时报:从更广泛的全行业来看,中国企业们准备好了吗?
  熊宜:在减碳大势下,各行各业面临着“不绿色,则破产”的市场考验,意识到低碳转型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今,中国企业正纷纷加快减碳的步伐,积极迈向碳中和。
  在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践行绿色发展,把脉“双碳”政策》洞察报告中,调研了来自于建筑、冶金、电力、油气化工、数据中心等十几个主流行业的180位企业代表。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在“双碳”变革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憧憬与决心,但同时面临着思路不清、执行不力、效果不达等挑战。其中,约41%的被访企业表示正在积极开展行动,部署“双碳”战略;但43%的企业表示转型面临压力。
  针对以上企业减碳痛点,施耐德电气推出了从顶层规划到落地实施的整体碳中和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理清思路并制定可实现的线路图,将减碳目标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