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5 新闻产业-
5新闻产业
  • ·“进击”的血氧仪,并非必选项
  • ·爆单的外卖

“进击”的血氧仪,并非必选项

  

IT时报见习记者贾天荣
  “有没有能买到血氧仪的渠道?”看着微信群弹出的消息,李明(化名)没有想到,继退烧药、蒙脱石散等之后,2022年末最后一波要“抢”的东西,是血氧仪。
  2022年12月底,准备给家中老人购置血氧仪的李明发现,各大电商平台的血氧仪均处于预售或缺货状态,发货显示为“15天以内”,一时间血氧仪竟“一机难求”。
  专家提示,对于家有老人、小孩、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者本身抵抗力差的人群,血氧仪作为日常监测比较实用,但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普通人群来说,抢购血氧仪的意义并不大。
网络关注度居高不下
  2022年12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科普讲座中谈到“沉默性缺氧”。张文宏表示,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据了解,血氧饱和度在医院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症的监护,反映人体组织器官氧气供应的状况,常用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如正常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为95%~100%,如果低于95%往往提示有低氧血症,需要采取氧疗等措施予以纠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指出,静息状态下,吸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3%可以判断为重症新冠。
  此前,市场上血氧仪和制氧机均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和涨价现象,一时间其更是站上风口浪尖。百度指数显示,血氧仪搜索指数从12月21日的8500,飙升到12月28日最高峰64000+,并在随后一直维持了30000左右,各大电商平台指夹式血氧仪多款月销超过10万,且处于缺货状态。
  记者在淘宝某品牌官方旗舰店咨询血氧仪相关事项,回复显示“当前仍是咨询高峰,前面有99+客户正在排队”。
  缺货之中更引起争议的是,一些品牌同款血氧仪在一个月内涨价幅度达上百元。消费者晒出的消费截图显示,鱼跃医疗指夹式血氧仪双11成交价为113.5元,而到了12月15日,价格飙升至449元。
  对于涨价问题,2023年1月2日,鱼跃医疗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目前血氧仪产品没有涨价,因成本上涨,取消了折扣和优惠。公司正全力投入保产保供工作中,竭尽所能协调相关资源及时响应需求,为医疗机构及家用场景提供产品支持。
手表、手机测血氧靠谱吗?
  买不到血氧仪的消费者们,转而投向了华为手表、Apple Watch等有血氧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以及运动手环,甚至还出现了只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照射手指或面部,就可以测出心血氧、心率等身体数据的手机应用。
  如京东旗下的ABC健康小程序,只需要把食指放在摄像头和闪光灯上,在90秒里就可以测出血氧、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IT时报》记者测试两次后,数值结果显示相对稳定。其他使用者也向记者表示,其测试数据和智能手表测出的数据差距并不大。
  那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眼花缭乱的测血氧工具,究竟靠谱吗?
  据了解,手机摄像头测血氧原理和指夹式血氧仪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指甲式血氧仪有一个主动光源,但手机测血氧使用的是自然光和灯光的光源,因此手机测血氧的干扰因素也更多。
  医疗行业业内人士王蒙(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智能设备的血氧检测并非医疗设备,也没有医疗器械标准的限制,结果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血氧监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苹果公司官网显示,“血氧”App的测量数据不适用于医疗用途,只能用于一般健身与健康目的。《IT时报》记者注意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血氧仪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第二类医疗器械,适用于对人体血氧饱和度及脉率进行监测,也是《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到的为有需要的感染者开展健康监测的设备。截至2022年12月28日,国家药监局和各省药监局已批准77款血氧仪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