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4版
候自动接收卫星发送的信息,与现有短信的体验接近,同时也解决了能耗高的问题,在保证24小时接收的同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更进一步的是,联发科NR-NTN芯片组甚至能实现视频通话。
目前,高通和联发科用的都是低轨卫星解决方案,高通用的是铱星(Iridium)卫星,联发科在摩托罗拉手机用的是Bullitt卫星通信服务。
紫光展锐则采用高轨卫星解决方案,连接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高轨卫星。2023年初,紫光展锐与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中兴通讯、佰才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等,完成了全球首次S频段5G NTN(非地面网络)技术上星验证。本次验证是继2022年6月紫光展锐通过L波段完成全球首个R17 NTN上星实测后,在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又一大突破。
此外,另一大芯片巨头三星电子也在近日透露,正在开发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芯片。
下一个风口:汽车直连卫星
为何芯片厂商如此积极地布局卫星通信?因为它是通往6G的一张门票。
2022年6月,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5G Release 17标准完成功能性冻结,其中一大重要特性即是5G协议开始支持非地面网络(Non- terrestrial Network,NTN),意味着卫星通信将成为5G的一部分。
但是,卫星通信并不是遥远的技术,商用前景是可见的。目前卫星通信最大的C端消费市场不是手机,而是汽车。
除了支持消费级手机外,高通和联发科将卫星通信芯片扩展到汽车、物联网等终端。第二代骁龙汽车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平台就支持卫星通信,200MHz的网络容量,可以支持自动驾驶、线上游戏的连接速度,预计将于2023年晚些时候商用。
吉利旗下的卫星公司时空道宇也祭出了“未来出行星座计划”,目前已有9星入轨,据知情人士透露,其整体规划多达数百颗卫星。
时空道宇瞄准的并不是即将于今年上市的吉利牌手机,而是吉利背后庞大的出行生态,对标马斯克的“SpaceX+特斯拉”的未来出行版图。目前,吉利已经有300万车辆在线以及120亿公里的车辆行驶技术数据,为时空道宇的卫星通信服务、星基高精定位服务、遥感AI服务优化提供数据验证。
5G+低轨卫星,是无人驾驶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实现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要达到车道级、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传统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已无法满足。
汽车、手机直连卫星的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出行时,手机与车机也将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