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5 特别报道-
5特别报道
  • ·增强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 ·促消费、固基建、补强链三步走

增强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时报解读
完善碳排放机制助力实现“双碳”
  李书福(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董事长)为加快我国碳减排进程,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及能力,让减碳成为企业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李书福建议,首先要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包括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尽快重启自愿减排(CCER)项目申报,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等;其次要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地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另外,也要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碳标签认证制度,鼓励商家及个人采购带有碳标签的产品等。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的。
  继2020年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双碳”连续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过程,今年政府将继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132亿吨,为美国的两倍、欧盟的四倍左右。同时,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在李书福看来,我国的碳中和面临碳排放体量大、过渡时间短等巨大挑战,可谓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碳管理仍处于萌芽期。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碳市场建设对推动企业的碳管理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覆盖面较窄,对未参与碳市场的企业缺乏有效引导,对企业碳排放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
  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的有效方式,2021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市场,目前我国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2020年)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仅1.79亿吨,总成交额76.61亿元人民币,成交均价42.85元人民币,而同期欧盟碳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和均价分别为122亿吨、6825亿欧元和56欧元。
  李书福表示,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远低于欧盟,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同时,目前碳市场机制主要针对高排放企业,对低排放企业尚缺乏相应的减排促进机制,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积极性。
  中国如何直面减碳挑战,走好中国式减碳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认为,中国应进一步健全符合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的“双碳”配套服务体系。譬如,完善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角度,除了李书福建议的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建议,优化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机制,加快推动目前碳市场配额初始分配由“企业申请+政府审批”模式为主向拍卖为主过渡,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决定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环境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企业是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也是企业将风险转化为机会的重要抓手,形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
  (潘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