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7 特别报道-
7特别报道
  •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 ·国家当重人才 企业当重创新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刘争(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主任工艺师)
  我国在运载能力、发动机推力、飞行器载入精度以及航天装备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方面,应对未来航天重大工程需求,还存在差距。目前,高校实验室重点解决“从0到1”的突破,距工程应用同样也有差距,而弥补这些差距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创新人才。
  在刘争看来,科技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用人体系未能跟上技术发展速度;二是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需要建设专业招收学生、培养输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大量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被集成到机器设备中,下一代从业者要“吃透”技术才有可能创新发展。
  刘争建议构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加强社会宣传引导,通过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多渠道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薪酬待遇,以此来提高对青年从业者的吸引力。时报解读
  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发展,我国对具备高水平技能和专业化知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据人社部数据,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为750万人,人才缺口达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达450万人。“比人才短缺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缺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近1100万,汽车产业链约占10%,缺口高达百万。其中,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岗位的人才缺口最为严重。
  怎样培养更多科技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回看刘争建议便可总结为三点,一是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吸引青年从业者。能同时满足这三点建议的,只有教育这一根基。
  在中小学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处主任李鸿彬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要面向全国、全体学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实践探索,打通中小学贯通培养渠道,并建立层层选拔、集中培养的有效机制。“目前,职业教育显现出数字教学资源匮乏、数字化岗位就业引导不足、校企合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职业教育学院而言,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表示,校方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并进行学科复合化的培养。其中,可开展的数字化升级路径包括,将学习资源发布到数字共享平台,并积极开发电子证书和技能微证书等;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将跨学科的课程教师、工程师、产业实训教师等组成复合型教学团队;借助数字学习资源的精准供给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提供数字化场景案例及成熟的解决方案。
  同时,加强对数字化相关岗位的就业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通过增加更多数字化小课堂,介绍更多当前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所需岗位等职业发展,让学生了解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数字技能,积极学习数字化岗位必备的知识。
  青年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需要得到鼓励与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初期科研、基础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给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鼓励青年人才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原创首发上有突破。
  (沈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