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时报快评-
2时报快评
  • ·TEMU启示录:学好亚马逊,走遍世界都不怕
  • ·无标题
  • ·国家超算广州中心
  • ·无标题

TEMU启示录:学好亚马逊,走遍世界都不怕

  

■郝俊慧
  最近几天,中概股都不太好。
  然而,普跌一周后,截至12月6日16点收盘(美东时间),拼多多(PDD)依然以1886亿美元的市值高于阿里巴巴(BABA)的1821亿美元。
  成立仅八年的拼多多,在电商赛道成为资本的宠儿,尤其获得美股市场的认同。其实道理很简单,至少目前为止,亚马逊仍是全球电商赛道的领头羊,截至12月6日收盘,亚马逊市值1.49万亿美元。所以,对标亚马逊才是最简单的投资秘诀,毕竟1997年上市以来,亚马逊的市值从4.38亿美元至今已涨3400倍。
  无论阿里巴巴还是京东,观其成长路径,都逃不过“亚马逊化”的影子:从通过“自营+第三方平台”建设电商平台,到提供云服务,再到音箱等智能家居生态,直至线上线下一体化。曾经,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学得不错,至少表面上该有的都有了,但为何没能像亚马逊一样青云直上,反而让拼多多赢得了青睐?
  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在我看来,亚马逊有一点精髓,只有拼多多学到了,那便是“全球化+好服务”,而后者是前者成功的基石。
  阿里巴巴之所以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有一点至关重要,其电商主要市场太过单一。京东也一样。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上近几年不断拉扯的地缘政治问题,风险显然被放大了。过去一年里,阿里巴巴股价下跌15%,京东下跌50%。
  作为对比,TEMU出海仅一年,拼多多股价上涨74%。不仅攻入了亚马逊的腹地,在欧美市场呼风唤雨,甚至一度成为App Store下载排行榜第一。
  阿里电商的全球化,起步很早。近10年前的一次双11,记得主题之一便是速卖通的全球化,但在执行力方面,阿里巴巴离拼多多甚远,直至去年,阿里国际业务自蒋凡接手后,才逐渐有所起色。
  拼多多的全球化做对了什么?最近的分析文章大多在谈TEMU的“砍一刀”、供应链管理以及绝对低价,鲜有人将拼多多在三季度财报会中提到的“好服务”看作主要原因。
  但作为一名亚马逊的老用户,当拼多多因为给消费者“退款不退货”而陷入和商家的风波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亚马逊的常规操作吗?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有24封致股东的信,放在一起是经典的、实战级别的商业教科书。亚马逊价值观中,“客户至上”排在第一位,在致股东信中,贝索斯强调,不仅要取悦客户,而且要痴迷于客户,要敬畏客户,“客户是有感知力的、聪明的,不要和客户耍滑头,客户选择我们,不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可以提供丰富的选择、便捷的使用、低价以及服务。”
  贝索斯是这么说的,亚马逊也是这么做的。亚马逊的全球化之所以成功,很重要一点在于,对全球消费者提供一致服务。多年来,我习惯在亚马逊购买跨境商品,无论是海淘初期的转运方式,还是现在的直邮,只要商品发生问题,写一封邮件或者打一通客服电话,得到的处理结果通常都是——退款不退货。第一个接到投诉的客服人员就拥有“至高权力”,你不需要频繁拨打电话、反复投诉,他(她)会作为第一触点解决你的问题。因此,我从未因为这是一家海外电商平台而担心售后。
  反观国内平台,尤其是淘宝,几次买到疑似假货,却投诉无门,客服一句“请去相关部门鉴定”便挡住了所有的“下一步”。评价系统也已经形同虚设。记得当年淘宝起家时,支付宝和评价系统是两大法宝,前者解决了支付信任,后者消除了购物疑惑。
  但今天呢?我写的差评只能被自己看到,客服对此的回复是,商家可以申诉,而且“保护期”是半年。这意味着,半年内,这条差评都将有可能处于“半隐身”状态。何必等半年,第二天,这个商品链接便被删除了,差评自然更看不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一位同事在拼多多上购物不满意,刚和店铺沟通了一会,便由拼多多平台直接介入,极速退款。
  阿里员工说,要简单买,简单退;马云说,“阿里要改”。的确要改。糟糕的服务体验已经让淘宝失去了我这个用户。当阿里以这样的态度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时,怎么可能赢得了亚马逊?
  拼多多是一家极谙人性的企业,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精准地利用不同打法抓住了目标用户的心。如果说发展初期,拼多多以低价、低门槛吸引了第一批用户和商家,那么在它将目光投向全球的今天,拼多多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学亚马逊的好服务,那么全球用户不会为其买单。
  哪怕拼多多的价格再低也没用。
  另一个独立跨境电商平台SHEIN近日也传出即将IPO,它和TEMU都在过去一年中给亚马逊带来很大压力。这些中国电商平台走出去,将更多的优秀产品传递到全球,并告诉所有人,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商店”。
  以上,请信任你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