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风暴”仍将席卷全球
原意虎在啸,龙在鸣,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龙年新解AI大模型的兴起,进一步激发了对高性能算力的迫切需求。算力正成为新型能源,如同当初的电力。各领域对于算力的共性需求,将推动算力总规模爆发式增长,超算、智算的需求快速提升。2024年,算力需求将依然是全球共同的话题。
2023年,算力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这一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算力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近30%。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将万物推入智能化时代。
然而,2023年底,美国宣布再度升级禁令,对华禁售A800及H800芯片,为本就动荡不安的国内算力市场带来了新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国内大厂展现出长远的眼光和充足的备货量,而中小厂商则积极融资、增加成本,或尝试转型垂直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算力市场依旧充满活力,各地政策频出。目前,“东数西算”工程正在稳步推进,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同步布局。西部地区新开工建设的数据中心项目数量稳步增长,我国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尽管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但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与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算力供给不足与算力需求迫切之间的矛盾,需要大量建设电路基础设施,以保障各行业对智算中心的需求。
2023年10月,工信部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中国的算力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该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方面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展望2024年,可以预见的是,算力领域将继续保持虎啸龙吟的发展态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算力将成为算力市场的主导力量。工业、金融、医疗、交通、能源、教育等重点领域将进一步深化与算力的融合,打造更多应用标杆。
同时,2024年,美国对于中国的算力“钳制”将愈演愈烈。今年初,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采取额外步骤,以处理严重恶意网络活动方面的国家紧急情况》,目的是阻止中国用户使用亚马逊云服务(AWS)、微软云服务(Azure)等平台进行大规模人工智能(AI)模型的训练。
这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获得英伟达智能算力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但同时也将推动国产算力芯片加速构筑生态和落地应用,目前来看,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百度等国内云商都在积极采购国产算力。此外,除了训练算力之外,随着AI应用的逐步繁荣,推理需要的算力将直线上升,在这方面,国产算力具有比较明显的供应优势。
2024年,由芯片战争引发的“算力风暴”仍将进行,甚至仍有升级的可能。除了胜利,中国没有退路。
(贾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