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时报快评-
2时报快评
  • ·智己的“翻车秀”,又给小米送流量了
  • ·无标题
  • ·无标题
  • ·禁止网购“杀熟”!我国在行政法规中首次规范差异化定价

智己的“翻车秀”,又给小米送流量了

  

■潘少颖
  刚热热闹闹开完发布会迎来订单激增,老板在交车仪式上为首批车主打开车门的小米,这次很生气。
  生气,源于4月8日智己汽车举行的L6发布会,就像一场“翻车秀”。车企召开新车发布会,和其他品牌车型进行对比,凸显自己的优势,本无可厚非,尤其是在“疯狂内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智己L6把风口上的小米SU7作为对标对象,大谈特谈小米SU7,或许本意就逃不过分享流量的念想,但谁能想到,一个低级错误毁了这场发布会,智己称小米SU7的前后电机为“前IGBT+后SiC”,还特意强调自家L6采用的是“前后SiC电机”,非常牛。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关键的参数指标,重要参数被“踩低”,小米当然不乐意,雷厉风行地连发三条微博“反对抹黑”,但一拳打在棉花上。起初智己汽车CEO刘涛通过个人微博道歉,称“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发布会上有一处信息错误,小米SU7跟智己L6 一样,都是前后电机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块”,对此,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道歉,并于4月9日凌晨向智己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忍让是有限度的,会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终于,智己汽车在官微做出回应,发布了带公章的道歉函,称由于内审出现疏漏,造成对小米汽车的负面影响,深表歉意,也向所有粉丝、用户们诚挚致歉。
  这场发布会马上冲上热搜,但在我看来,虽然智己汽车发布了官方道歉函,诚意却让人质疑,似乎有些敷衍和避重就轻。智己汽车虽然背靠庞大的上汽,但发布会上和会后的表现显得格局不大。
  不少网友纷纷调侃:“智己啊,你这是在自黑,还是在自夸啊”“小米汽车估计笑哭了,这免费广告打得真好”……不管智己L6和小米SU7未来谁能更胜一筹,但至少在发布会环节,智己输了,没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不说,最后还得鞠躬致歉,弄巧成拙。对于像智己这样诞生于传统车企的“新势力”,让消费者快速形成对新品牌的认知很重要。
  实际上,智己L6的亮点不少,比如是全球首款搭载自主研发的灵蜥数字底盘的车型,实现了轿车的蟹行功能;搭载了行业内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被称为“光年固态电池”,无论是续航能力,还是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均有明显优势,为什么一定要方方面面都“碰瓷”小米SU7呢?
  都说雷军是营销天才,有自己的一套“雷式对比法”,但“雷式对比法”的精髓是什么?粗浅地分析一下,关键在于通过对比巧妙地展现自身的优势,而没学到精髓的智己汽车来了个背道而驰,试图通过贬低竞品来提升自身形象,消费者不会因此而对品牌增加好感,舆论也很难给出正面反馈。
  这段时间,从小米SU7开始,新能源汽车的新品发布会不断,除了小米SU7和智己L6,腾势N7也上市了,聚焦豪华纯电SUV这个细分市场。综合来看,各个品牌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各家有各家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话说回来,智己这场貌似不小心的“发布会翻车”不仅仅是个笑料,更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透露出无奈和疲惫,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混,谁不想风风光光地站在舞台上,可现实却总是那么残酷。因此,“碰瓷式”营销在车圈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车企苦“碰瓷”久矣。
  “碰瓷”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在“内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关键就是要“做好自己”。每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应深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电池界的“魔法师”,还是智能驾驶的“探路先锋”,抑或是用户体验的“暖心使者”……无论是技术优势、品牌口碑还是服务体系,都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石,用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路线抢占先机。这些独特的优势,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内卷”中保持独立性的关键。
  技术总是在不断迭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消费者的需求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对于时时刻刻发生的市场变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政策风向、技术潮流、消费者口味都在变,要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市场的发展。
  或许,小米的流量让大家都眼红,因此,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别总想着一个人撑起整个舞台,有时候跟其他演员搭个戏,共享资源、技术,一起开拓市场,效果或许会更出彩。
  总之,要在这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中立足,有些手段并不可取,否则只能落得成为他人“笑柄”的下场,坏了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