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新闻产业-
3新闻产业
  • ·齐家网发布SSF战略讲好“冬天”故事互联网家装“不冷”
  • ·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用科技为产业做“乘法”

建智能城市、帮农民养猪、研发机器人……

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用科技为产业做“乘法”

  

京东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已经可以帮助巡检机房、搬运金库。
  “企业自我迭代的过程就像是蜜蜂筑蜂巢的过程,总是先从一个六边形开始,以其为基础,然后围绕这个六边形不断向外部延伸,扩展出更多的六边形,从而扩大自己的巢穴阵地。”11月20日,京东金融全球探索者大会JDDiscovery上,CEO陈生强用“蜂巢理论”解释了京东金融的更名,在升级版的“京东数科”下,京东金融、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少东家都变成独立子品牌,而之所以将这些都统一在数字科技四字之下,是因为数字科技恰恰就是使产业数字由“单边”走向“共建”的路径。
  和京东金融这几年的发展脉络联系起来看,越来越像是一家以金融业为起点的科技公司,其核心就是数据与技术。
  11月19日,全球探索者大会JDDiscovery前一天,京东集团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96%。而今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86.4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66.5亿元的水平。
城市:智能化的“方法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500多个城市宣布或正在建设智能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告诉《IT时报》记者,在城市管理方面,中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物流成本问题、污染问题、千城一面等问题。“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而欧美只有10%。我们往来的卡车中有40%是空车,每天跑300公里,一次卸货到下次装货平均要等72小时,而美国的卡车每天能跑1000公里,这背后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问题。”
  在潘云鹤看来,智能城市的发展分为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智能化停留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少部分城市进入了第二、第三阶段。
  为了助力智能城市建设,京东数科成立了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并发布了城市操作系统,基于城市痛点和需求提供服务。以环境监测为例,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说,如何让北京的蓝天数越来越多,需要很多基础数据做支撑。“以前我们在做污染源现场督察时,发现仅靠我们的数据远远不够,做不到精准地发现污染源,后来,我们和气象部门、电力部门、水力部门等合作,数据多了,就能快速找出问题。”徐富春表示,未来,科技化、智能化的公司是其合作的重点,希望能通过新的模型和算法让生态环境成为智能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郑宇介绍,城市操作系统可以支撑多个领域的垂直应用,涵盖城市交通、环境、能耗、民生政务、公共安全、产业规划和商业运营等。系统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去解决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的问题,让海量多维数据可应用,还可以将所掌握的时空数据AI算法进行模块化、积木式输出,解决不同场景下智能应用的开发问题,并且兼容城市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智能城市服务商共同开发使用,实现生态共建。“比如搭建的AI优化救护车站点选址的应用,可以将救护时间减少30%;通过优化火力发电机组,能够把能源利用率提升0.5%,如果在全国2000多台火力发电机组推广使用,一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一百亿元的燃煤消耗和污染治理费用。”郑宇表示。
农牧:科技养猪小猪长更快
  在去年首届JDD2017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赛上,“猪脸识别”是颇受瞩目的赛题,而在今年的JDD大会上,“猪脸识别”已经落地,“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和神农系统(SaaS),独创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在养猪这件事上,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摸索前行。“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猪养在中国,中国现在有七亿头猪,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猪肉质量、生产效率是四大关键指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一直研究猪的营养和饲料,他告诉《IT时报》记者,现在,中国养猪业的效率比较低,养一头猪的成本相当于美国养两头猪,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智能化。“如果小猪睡在有地暖的猪舍里,它感到舒服,就会长得快长得好。每一批猪出栏后,猪舍的清洗和消毒可以实现防疫。如果这些工作智能化了,环境也可以智能控制,效率就会提高很多。”李德发说。
  现在,京东在国家工程中心养猪基地安装了巡检机器人,可以在猪舍四周二十四小时监测气体、温度、湿度,将信息传到控制中心,调整猪舍风速和温度。另外,还可以通过猪脸识别,快速关联单个猪仔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神农大脑通过控制饲喂机器人和智能伸缩猪栏等设备,实现饲喂量的精确控制,保证每头猪的生长平衡。李德发希望,现在用在猪身上的智能化,以后可以扩展到鸡、牛、羊等牲畜的养殖。京东农牧相关人士表示,按前期数据测算,智能养殖解决方案部署完成1年内,可减少30%~50%养殖人工成本,并降低8%~10%的饲料使用量,平均缩短5~8天出栏时间。
机器人:突破人类极限难突破社会“窠臼”
  说到智能,最大的变化就是各种机器人的“入侵”,现在不少实验室正在“调教”机器人更好地辅助人类。比如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在研究软机器人,实验室主任Daniela Rus用视频展示了研究成果,视频中的机器人拥有柔软的手指,可以像人类一样轻松抓握物体,而且能够实现“手脑协调”,根据不同的物体能够改变抓握角度和力度,这是程序化的工业机器人无法做到的。
  研发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京东的“无人家族”机器人与产业紧密结合,比如X未来餐厅以及在双十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器人拣货等。“在京东偌大的仓库里,每个拣货员每天要跑50公里,机器人就可以替代体力劳动。”肖军还透露,一些在陕西、四川等偏远农村地区投入使用的小型无人机今年的飞行里程超过35万公里,差不多每天有接近1000多单的订单。11月19日,京东两家用于周转的大载重无人机首飞成功,一架起飞重量是800公斤,一架是2吨。
  在肖军看来,机器人在某些方面一定会代替人。京东数科的智能机器人被称为“R计划”,覆盖了机房巡检、金库搬运、信用服务、可穿戴、轨道交通巡测、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入侵”生活,人们对机器人也寄予了更多的想象和希望,但过程却是曲折的。
  在微软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看来,移动能力、性价比、学习适应能力是三大挑战,“机器人能否可以像人这么灵活,避开各种障碍,取决于它的空间认知能力;此外,消费级的机器人要有智能能力,可以通过传感器观察环境,知道什么时候主动提供服务。”
  实际上,除了解决技术问题,消费级机器人要全面开花,还有社会、法律的问题,比如京东做配送机器人,初衷是希望无论什么场景,配送机器人都可以把东西送上门。“但是,用户一般都在楼里,除了要在技术上解决轮式机器人上电梯、爬楼梯之外,还要和所有小区的保安、门禁打通,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社会基础设施过去是为人准备的,而不是为机器准备,基础设施的改变是最难的。”肖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