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5 特刊-
5特刊
  • ·寻找万里夜空中的“拉姆扎电波”
  • ·是战友,让他屡次化险为夷
  • ·一份异常珍贵的“招生布告”

一份异常珍贵的“招生布告”

  

通知“准备后事”,但他最终奇迹般“起死回生”;他曾被捕入狱,在狱中饱受折磨,所幸在6年之后被成功营救出狱;出狱后,张沈川回到湖南老家,国民党地方将领曾计划暗杀张沈川,但他再次幸运地被儿时的书院同学、时任国民党198师师长王育瑛保护,顺利转移至重庆,来到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淮海战役期间,张沈川利用自己打入国民党内部任职的优势,在解放军与国民党部队殊死战斗之际,为解放军“天降神兵”调度了48辆十轮大卡车负责物资运输,为推动山东地区战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记者札记
  寻访我党早期无线电事业和地下电台发展是一件非常艰辛却也特别奇妙的事情。即便亲历者的回忆在相隔近百年的岁月沉淀后都会显得模糊而朦胧,但当你听到、看到、采访到一个比史料中更鲜活的革命历史故事时,那一刻,你会觉得你离这段红色历史更近了,仿佛已融入其中。
  在党的红色通信事业发展中,张沈川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张沈川是党的第一位无线电报务员,他与李强“双剑合璧”建立了第一座秘密电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张沈川,我找到了他的家乡湖南省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杨家坪村。老村支书告诉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杨家坪村是张家界地区一个山清水秀的乡村,直至今天,张沈川的许多亲戚乡亲仍生活在村里,张沈川的女儿张僧宝也曾多次回来探望。张沈川当年读书的渔浦书院旧址也保存完好,那里曾培养出许多革命和抗日人才。
  湖南省慈利县县委党校专家朱立池告诉我,家乡永远是张沈川最可靠、最温暖的港湾,由于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张沈川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在湖南老家,张沈川始终得到家乡人的庇护。而张沈川晚年也回到湖南,一直致力于为祖国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探访过程中,我还有幸收藏了两份张沈川的亲笔书信,由张沈川分别写给老战友、历任中共中央机要处机要秘书、机要主任等职的张纪恩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忆琴,其中回忆了1929~1931年间,上海秘密无线电培训班成员和他入狱后,党中央对其营救的部分细节。
  更让人兴奋的是,我还意外获得了一份1934年瑞金苏区无线电学校的招生布告,当时正是长征前红军大量培训无线电通信人才的时期,其中的教员就有上海党组织培养出的无线通信人才。
  不仅如此,当我一想到李白烈士等人也是从瑞金苏区无线电学校中学习到发报技术,便越发感受到眼前这份文物的宝贵价值。目前,这份珍贵的布告由本报独家收藏。
  当一个个穿越百年的碎片,通过采访和实物被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确实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记者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