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6 新闻通信-
6新闻通信
  • ·利好下的车联网,如何跑在互联网生态上?
  • ·中信证券:核心网设备遭BT剥离,华为受影响有限
  • ·固收强队中银基金发行首只短债基金
  • ·无标题
  • ·杭州银行·2018杨浦新江湾城国际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利好下的车联网,如何跑在互联网生态上?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根据预测,2018年中国汽车互联网总产值是166.9亿美元,到2025年有望上升到2162亿美元,占全球车联网总规模的26%,移动互联网是汽车智能网联升级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机遇,5G和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落地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构筑新的网络平台、人机交互如何完美地融入汽车网联服务中……在车联网下半场全面推进的时候,这些问题或许都将得到解答。”12月4日,2018TC汽车互联网大会开幕,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分会长周士建这样表示。
  在国外,有苹果CarPaly、谷歌安卓AUTO;在中国,有百度Carlife、阿里云OS、腾讯路宝,能让BAT三巨头投入的行业,不可能在中国不火,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颠覆性、普世性的产品问世,或许,前景虽好,但道阻且长。
端、网、云融合的生态平台
  在中国,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建设五大基础平台,即高精度地图基础数据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新型智能网联车载终端基础平台、车辆智能计算基础平台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实际上,这也是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平台所需要的基石,因此,不少企业在打造端、网、云融合的生态平台。
  比如华为在云侧除了开发智能网联平台、云平台以外,今年也推出了MOLDX,这是一个更高效的算力平台,可以做到高效协同。“车是移动出行的单元,要在每个城市为它提供一致性的服务,华为在全球170个国家都有相应服务,还有几十个云服务中心,这几十个云服务中心可以提供无差异化、用户无感知的协同体验,这是空间上的协同。”华为物联网平台产品部部长郭瑾解释说。
  较早涉足车联网的广汽目前也在云端搭建车联网平台,通过云平台打通和外部内容服务提供商的链路。在广汽研究院网联技术部部长张雄看来,在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中,应该给用户提供像看电影一样的连贯的场景,要让用户产生想用这辆车的欲望。
  未来,平台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一旦这个“大脑”成熟了,会起到什么作用?张雄告诉《IT时报》记者,从厂商角度来说,最好能快速把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功能引入到车上去,但会面临很多传统汽车开发流程和评价体系标准的限制,最终做决策时,要梳理很多场景,到真正量产时,最先考虑的还是安全。
  拜腾汽车产品安全高级总监Craig Smith表示,每辆车都会有大量的数据,在规范数据保护流程的同时,也要通过设备来辅助。“我们有数据盒子对数据进行加密,此外,还有不同的设备支持分享或保密,我们会询问车主愿不愿意分享一些个人信息。”
运营要走服务路线
  实际上,当传统汽车向互联网转型,所要面对的不仅是“智造”,还要数字化运营,因此,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都在如何运营方面动脑筋。用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车联网部总监张国强的话说,就是“摸索”,“真真正正主机厂洗脱了原来的定义,随着互联网的风波,变成主机厂+科技+互联网概念。其实,怎么摸索或定位很难说,转型要转到哪个维度也很难说,现在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对于主机厂来说,只是把自己的更多价值往外提升。”
  在造车领域,小鹏汽车算得上是新势力的代表,但是外界的质疑声是“能否造出一辆高品质的汽车,能否实现规模化量产和交付”,小鹏汽车互联网技术合作总监刘怀广回忆起第一台裸车下线的时候,全体员工都哭了,“对于新势力车企,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先造好一个车才能谈后续的运营、生态,而未来,小鹏要走的是服务路线,也要加快互联网服务的迭代速度。”比如区别于传统汽车厂商将销售和售后交给4S店经营者,小鹏汽车的自营可以树立和对外输出统一的服务以及透明的价格体系,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使用体验。小鹏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自建超级充电站的国内汽车厂商。按规划,在2020年底前,小鹏汽车将在全国布局逾1000座超级充电站、10000个专用充电桩和100000个第三方合作接入充电桩。
创新就是想在用户前面
  当车联网站上风口,车联网企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SBD中国区总监Victor Zhang看来,从去年底开始,95%以上在中国的主机厂,都推出了某种车联网服务,而大部分车联网产品是功能堆砌,导航、信息娱乐、音乐、App、安全、防盗……大家在比谁的功能多一些。
  不可否认,车联网行业中,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当然,行业内的各路玩家也在寻求创新点。
  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交通行业信息化应用(上海)基地常务副总经理江晓炜表示,中国电信在平台能力、通道能力和数据能力上助力车联网。“以平台能力为例,电信车联网平台采用的是爱立信DCP平台,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和其他不少国际运营商都有一起联合运营能解决车联网很多共性问题,包括国际漫游、进出口车辆等。中国电信的车联网基地基于DCP平台接口,为整车厂通过二次分装量身定制的方式,比如实名制的解决方案、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灵活的流量共享,可以车企买单,也可以用户自己付费。”
  华为的车联云服务也已正式上线,目前实现了可选包、基础包服务能力,车厂、行业机构都可以进行在网上在线订阅和测试,在模型方面提供驾驶行为分析、地理围栏、疲劳检测、预测性维护等基本能力。
  在Victor Zhang看来,车联网服务的本质在于用户体验和数字化生活,如果把堆积的功能、信息让消费者去处理,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比如用户到了目的地A点,对用户来说他的最终的目的是到A点旁边的停车点。这个过程中,系统可能会向用户推送大量的信息,然后让用户自己去处理这些信息,但是好的用户体验是用户直接拿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他看到的不是信息,而是直接帮他解决了问题。”因此,对于车联网企业来说,服务就这些,关键是如何把服务进行整合,整合之后以更加人性化或者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