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特别报道-
3特别报道
  • ·紧追发达国家水平
  • ·无标题
  • ·一个95后
  • ·一簇火热

一簇火热

  

电脑从“圣殿”走进千家万户
  朴树在1999年发布了一张《我去2000年》的专辑,其中一首《New Boy》,带出了千禧年前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当老怀表、旧皮鞋成为过去,进入人们生活的,是新潮。歌词中的Windows 98、奔腾电脑,象征着新事物的来临。曾经高高放在神坛的电脑,日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卫星发射站”
  一个教室,几十台厚重的电脑套着防尘布罩,地面铺着红色的地毯。如果想要入内,你还需要脱鞋或穿上鞋套,为了防静电。
  70后媒体人岑嵘还能依稀回忆起大学时的机房,“如同一个圣殿”。那是90年代初,电脑还是一件稀罕物。在这间电脑房外,总是有不少学生在排队,等待着空余的位置。
  如今看来,一台安装着dos系统,无法联网的电脑,并没有太多可玩之处,但当时的大学生们用这样的电脑学习编程。岑嵘还记得,一年后的电脑考试,他们还需要编写出日历程序。
  或许是大学时的首次接触,令岑嵘渐渐萌发出想要拥有一台电脑的念头。“电脑不仅是一件奢侈品,还很有科技感。”他如是说。
  直至1997年,岑嵘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他发现,一台原装电脑的价格要一两万,而并不高配的拼装机,只要6000多元。在积攒了5个月工资后,他在杭州拱墅区的一个数码城,买了这样一台机子:Windows 3.2系统、显像管显示器、AMD芯片。当年英特尔著名的MMX系列芯片刚刚上市,售价要2000元左右,对于那时的岑嵘来说太贵了。
  在22年后,再度说起当年的第一台电脑,他恍如隔世。当电脑摆放在书房的那一刻,他觉得房间就像一个“卫星发射站”。父母没有对他冲动买电脑的事情有任何指责,他们觉得,电脑始终是实验室里才会有的高大上东西。当然,岑嵘买这台电脑只为了写文章、看vcd和玩游戏,而非科研。
数码城里每天都是人
  电脑已摆放在家中,岑嵘尝试着DIY。拆开主机,他不时加插着内存条,为了让机子能够跑得快一些。此后三四年间,岑嵘会不时光顾那家数码城,在人挤人的商铺里,挑选着自己需要的配件,还有最新的游戏光盘。
  对此,宁波人李万(化名)深有感触。2002年起,他在北京中关村工作,是电子配件的销售。从早到晚都是人,这是那段时间中关村的写照。“如果客户犹豫不决,在下午5点前没有下单,他们需要第二天再过来。”当然,他的客户北方人为多,常常会豪爽地下决定。
  李万看到,最早一批来到中关村闯荡的老乡,都挖到了金矿,买车便是例证。在老乡口中,李万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有个华强北,那里比中关村更繁华。
  华强北曾是中国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深圳华强北汇集了700多家商场,日客流量近百万人次,年销售额260亿元以上。
  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国人收入的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5年国民平均年薪为5500元,而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为9371,大涨七成。
  与此同时,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截至2000年年中,中国电脑拥有量排世界第8,达1590万台,相当于每一万人有88台电脑。而在1995年,中国每万人电脑保有量仅仅24台。
  当电脑成为家庭的标配,互联网逐渐打开了新的世界。如今回想,岑嵘无法想象当时没有百度、谷歌查资料的日子。“那时候写稿子多不方便!”
  互联网的诞生令岑嵘发现,电脑原来不是“卫星发射站”,而是一把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